(袁春梅)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葡萄挂满枝头,在阳光下泛着诱人光泽,却照不清种植户脸上的愁容。曾经每斤上百元的“葡萄中的爱马仕”,如今地头价跌至一两元钱,连成本都难以维持。
在灌南县新安镇闸北村的李想葡萄种植园,农场主相孝芳看着自家的优质葡萄园,脸上写满了忧虑。“自然果、自然熟,不打催熟剂、不施膨大剂,坚持无公害生产”是她的经营理念,但在全国市场饱和的大环境下,即使品质优良也难以卖出好价钱。
在我市东海、灌南两县,葡萄是当地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特别是前些年大火的阳光玫瑰葡萄,让不少种植户的腰包迅速鼓了起来。但由于种植越来越多、市场饱和,加上品质参差不齐,阳光玫瑰葡萄跌至“地板价”。曾经照亮致富之路的“阳光”产业,正笼罩在阴霾之下。
“10元3斤”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阳光玫瑰葡萄,这个原产于日本的品种,曾经是高端水果的代名词。2015年刚引入中国市场时,批发价高达每斤150元,零售终端甚至突破300元/斤,被称作“葡萄中的爱马仕”。
如今情况急转直下。在城区超市、精品水果店、路边水果摊,到处都是阳光玫瑰葡萄的身影,售价也高低不等。记者调查发现,精品水果店售价多在10-20元/斤之间,一些超市及普通水果店售价在10元/斤以下,一些小区门口的水果摊位上,“10元3斤”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超市里阳光玫瑰葡萄6.99元1斤,下班时路边摊上10元可以买3斤,现在的价格是真便宜。”市民肖女士说,这样的水果自由对消费者来说倒是好事。
“阳光玫瑰葡萄的价格,这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但今年的价格是真低。今年普遍低于前两年,平均每斤少卖数元。”在四季农贸市场双全精品果业,从事水果批发生意多年的丽姐感慨,从来没见过阳光玫瑰的身价这么低,简直就是“地板价”。
“很多人认识阳光玫瑰,就是因为它贵,一说阳光玫瑰,都知道是那个特别贵的葡萄,但也确实好吃。”丽姐介绍,当前阳光玫瑰的价格因品质差异仍有不小跨度,但整体行情已经跌至历史低位,甚至被戏称“阳光没贵”。
盲目扩种,果农欲哭无泪
夏末秋初的八月,全国多地的葡萄已积累充足的糖分,陆续迎来丰收,阳光玫瑰也大量涌入市场。
“现在行情不稳定,农户卖出的价格1-3元/斤都有,这两天一家刚出货,地头价才1.4元/斤。”说起阳光玫瑰,李想葡萄种植园农场主相孝芳一脸愁容。从2017年开始种植葡萄,她见证了阳光玫瑰从神坛跌落的全过程。
“最初几年,一亩阳光玫瑰的收入赶上20亩庄稼地,这些年利润在不断缩水,如今已经跌破了成本线,种植大户们大都开始亏损。”相孝芳坦言,阳光玫瑰价格暴跌的根本原因是大范围内的大规模扩种。这几年,她也从20亩的葡萄种植小户变成100亩的大户,去年阳光玫瑰种植面积就达70亩。
扩种的苦果让果农欲哭无泪。“种植一亩阳光玫瑰的成本在10000元左右,这包括种苗、水泥柱、架面拉丝、避雨设施、肥料及人工费用等。为了保证品质,一般亩产量会控制在3000斤左右,地头价要保证在4元/斤,才能保本。”相孝芳说,阳光玫瑰从6月底就开始陆续上市,一直能卖到10月底,虽然起初价格还行,但卖到最后真的“卖哭”了,去年最低时段,地头价只有1元/斤。
“今年我只留了40亩地的阳光玫瑰,又种了点夏黑、巨峰等传统品种,这两年它们的价格相对稳定。”和许多仍在坚守的果农一样,相孝芳不愿意放弃,还是准备继续种下去:“等种的人没那么多了,价格可能就上去了,只能咬紧牙关再熬一熬吧。”
相孝芳只是大规模扩种群体中的一员。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前后,全国阳光玫瑰总种植面积不到15万亩,现在阳光玫瑰的种植几乎遍布全国各省,除了一开始的云南、四川等地,现在浙江、山东、安徽、东北等地都有大面积种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如今种植面积总量已超过150万亩。
就我市而言,这几年阳光玫瑰的种植情况也是在不断扩张中。“灌南县目前葡萄种植面积约3万亩,一半以上都是阳光玫瑰。”灌南县园艺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2013年开始有零星种植阳光玫瑰,2016年以后逐渐增多。阳光玫瑰从建园到丰产期间隔很短,种植第三年就进入丰产期,大面积的种植导致阳光玫瑰葡萄产量能够迅速攀升。
多方合力破局,让阳光玫瑰“一路向阳”
“尽管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但优质产品仍能获得较好收益。品质好的,今年地头价还是能卖到10元1斤,差的也就一两元,差别很大。”灌南县居丰园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在灌南设立的新品种、新技术标准化示范推广基地,基地负责人张海潮表示,在阳光玫瑰价格一路下跌的过程中,两极分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没有品牌化运营和标准化管理,种植户各自为战、分散种植,品质参差不齐,消费者对阳光玫瑰高端水果的滤镜也就碎了,觉得这个品种就是满大街可见的普通货,也渐渐不愿意为其买单了。”灌南县居丰园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海潮坦言,种植规模无限扩大是导致价格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低端果在市场上大量流通,也导致消费者不愿意为高价的阳光玫瑰买单。
“在云南,阳光玫瑰高端果还是能卖到四五十元1斤,而且品牌化运营下的高品质阳光玫瑰完全不愁卖。相比之下,我们的阳光玫瑰,虽然也有高端货,但在品牌打造上还远远不够。”孙海潮表示,目前的种植管理和营销都还是很被动,加上这两年年景不好,一些农户更是通过低价竞争来抢市场,一片混乱。
“阳光玫瑰市场已经进入洗牌阶段,品质永远是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唯有通过控产,增香提质,让每颗葡萄都有阳光和玫瑰的味道,才是这一产业的出路。”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我市制定了林果产业发展规划,在灌南、东海这些葡萄种植主产区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来提高阳光玫瑰的品质,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不管是阳光玫瑰走下“神坛”,还是今年蓝莓降价潮的遭遇,都是市场供需法则的一个缩影。如何既让种植户有收益,又让消费者满意,这是一个产业繁荣发展的内在平衡点,也是摆在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发展面前的一道“待答题”。业内人士表示,阳光玫瑰价格的大幅下跌,不仅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实惠,也为整个葡萄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满足市场的需求,将成为葡萄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这需要种植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生态。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