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张超 黄宝慧)官方兽医作为一线监管力量,其履职效能直接决定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成败。近年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通过构建“权责清晰、过程可控、问责有据”的监管闭环,推动动物防疫工作迈向精细化、标准化。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3.2万份检疫证明的线上全覆盖核查,联合处置违规调运事件17起,真正实现监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动物检疫工作在市场和屠宰场的幕后,显得神秘而陌生。如今,通过创新监管机制,每一项检疫工作都被写进制度、纳入流程、落实责任——检疫人员不再“凭感觉做事”,养殖户不再“跑断腿申报”,监管也不再停留在“纸面规范”。这一系列改变的背后,是一套被称为责任清单的制度体系在发挥作用。从制度定责、流程控制到监督追责,我市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为百姓餐桌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过去由于责任界定不够明确,工作中容易出现推诿扯皮和监管盲区。”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朱道荣介绍,今年该局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配套法规,系统更新了《驻场官方兽医管理制度》《屠宰检疫工作制度》等7项核心制度。明确要求“每日三巡查、每周一汇总”,提出“刀刀见检疫、处处有记录”的同步检疫标准。
“现在就像有一张责任清单贴在桌上,该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标准,全都一清二楚。”赣榆区官方兽医王穆坤表示,这种清单式的管理方式让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针对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两大关键场景,我市创新推出了可操作、易监督的流程管控机制。产地检疫推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建立“一块阵地”,在检疫申报点张贴流程图和工作提示单;发放“一张明白纸”,向养殖户明确申报责任和法律后果;组建“一个工作群”,实现实时互动;绘制“一张网格图”,将全市236个行政村划分为48个责任区,确保事事有人管;完善“一个执法衔接机制”,通过兽医站、执法大队、镇农技中心联动,上半年联合处置违规调运事件17起。
屠宰检疫则实行“八环节清单管理”,从官方兽医到岗、宰前检查,到同步检疫、证章管理,每个环节都标准明确、责任到人。“现在不是等问题发生了才去管,而是屠宰线走到哪里,监管就跟进到哪里。”屠宰场质检员韩雪深有体会地说。
为确保制度有效落地,我市建立了“核查-纠错-考核”的监督链条,采取线上全覆盖核查与线下实地督导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已对3.2万份检疫证明进行全面核查,对120份存疑证明进行实地督导,纠正不规范出证43份;对89名官方兽医开展现场核查,约谈教育12人、口头提醒23人。不仅提醒警示,更是动真碰硬,去年有3名人员因履职不力被调整岗位。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