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春梅)连日来,赣榆区塔山镇大葛埠村的1000余亩蜜薯示范种植基地里,一派丰收盛景惹人欣喜。田间地头,饱满的蜜薯破土而出;分拣区,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分拣、装筐。整个基地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与香甜,大葛埠村“甜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描绘。
“蜜薯是薯界的‘皇后’,与普通红薯比较,其蛋白质、纤维素、氨基酸等含量更高,软糯如泥,口感更甜,是一种非常受大众喜爱的特色农产品。”大葛埠村党总支书记王磊介绍。
近年来,该村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为目标,采用“示范基地+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经营模式,深挖市场潜力,大力发展蜜薯种植,带领村民走出一条持续富裕路。
“大葛埠村位于赣榆的西北部,属于岗岭地区,沙性土壤,这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非常适合蜜薯种植,昼夜温差大,便于养分积累,生产出来的蜜薯口感很甜,外表不沾土,卖相也很好,在市场上得到很多客户的认可。”拿起刚挖出的蜜薯,王磊介绍。大葛埠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生产出的蜜薯成为当地特色农副产品中的“明星”。
优良品种与先进技术,才是助推这一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种植品种有烟薯25、济薯26、西瓜红红薯、渝苏303红薯等多个品种。近年来,烟薯25是颇受欢迎的优质红薯品种,软糯、流糖汁,尤其适合烤食,能满足消费者对红薯“甜、软、香”的极致需求,而且亩产量还高。
在种植技术上,镇村农技人员邀请蜜薯种植专家实地勘察,选定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地块作为核心基地,通过标准化种植培训,推广“起垄覆膜、滴灌节水”等全流程技术,并实行技术员“一对一”指导。同时,该基地采用水肥一体化系统,借助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与作物数据,实现精准供给,既节约成本,也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地里,一台蜜薯收割机正在田地里来回穿梭忙碌,自动锄藤、刨挖,一个个或苗条或圆润的红薯钻出了地面,再由人工捡拾装袋,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种植户王儒祥感慨:“现在种植蜜薯也都机械化了,以前都要靠人工,一次要雇10多个人,一亩地刨、挖一天需要5人。现在有了收割机,一天就能收割30亩地,家里350亩地蜜薯10来天就能收完。”
目前,大葛埠村蜜薯种植约1100亩喜获丰收,亩产量约2500公斤,产值超万元。大葛埠村将持续深耕这一“甜蜜产业”,扩大种植规模、引进优良品种与先进技术,带动周边群众参与种植;同时延伸产业链,推进包装设计、注册“塔山蜜薯”区域品牌,借助线上平台推广,推动农产品向“商品”“品牌”升级,让蜜薯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