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区人民法院:关口前移破解 86.6亿元重点项目拆迁难题


  (记者 史卫平 通讯员 徐艳秋)一个总投资86.6亿元、推动我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项目,却因项目用地范围内一处土地涉及20多年的承包合同纠纷,导致开工建设受阻。近日,连云区人民法院通过执行前化解纠纷,实现土地清场,重点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据介绍,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作为我市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一项举措,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实施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14亿千瓦时,年消纳清洁能源18.2亿千瓦时,是常规电化学储能电站的10倍以上,是“十四五”抽水蓄能核准突破1亿千瓦里程碑项目。


  该重点项目用地涉及连云区云山街道白果树村集体土地。1999年起,王某某承包了该村30余亩土地,租期届满后仍长期占有使用,且在村委会通知返还后拒不返还。村委会将王某某诉至连云区人民法院,请求判令双方土地承包合同已终止,王某某应归还土地并支付相应的占有使用费。项目开工前,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支持了原告村委会的合理诉求,判决生效后,王某某并未在法定期限内自动将租赁土地恢复原状并返还。


  今年4月29日,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但关键取水口项目位于案涉土地,由于未能清场交付无法施工。云山街道、白果树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先后十余次上门与王某某协商,但未取得实质进展。村委会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收到执行申请材料后,与当事人深入交流,了解双方矛盾,寻找症结所在,同时赴案涉土地进行实地勘察。案涉土地上,王某某栽种的树木长势良好,但尚不能售卖,若此时清场,不可避免会给王某某带来更多的经济损失,此外树木砍伐运输不仅难度很大也需要付出不少成本,王某某拒不配合。


  一边是被执行人的切身利益,一边是亟待推进的重大项目。执行干警连续两天冒着高温酷暑在执行现场驻点调解,从生效判决的法律效力到执行措施的强制力,从20多年纠纷的历史原因,到重大项目建设的未来发展,与被执行人王某某面对面、一对一释法说理。王某某最终同意对项目建设急需的土地先行腾退。


  目前,地上林木已经清理完毕,项目顺利推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近日,白果树村村委会专程给法院送去锦旗表示感谢。


  云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辖区多个地块涉及征地拆迁,有20余起案件诉至连云区人民法院。2024年底,该法院相关职能部门赴云山街道调研并研究部署纠纷化解等工作,经过大半年的跟进处理,多个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化解。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