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蔚 通讯员 宋彦伸 单茁婷 高剑民)入夏以来,受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暖湿气流偏弱等因素影响,我市遭遇罕见持续高温干旱,南北双向主要供水水源洪泽湖、石梁河水库先后发布可用水量干旱预警通知,超百万亩农田“喊渴”,城乡居民生活及工业生产用水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旱情挑战,市水利部门迅速行动,依托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先后两次启动跨区域调水,让滚滚长江水跨越六百里河道奔涌北上,为港城大地筑牢抗旱保供的“生命线”。
据气象部门统计,7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仅70.9毫米,较常年偏少约七成。持续高温导致土壤失墒严重,农田灌溉需求激增,保供水成为当务之急。市水利部门科学调度,分别通过通榆河、淮沭新河和新沭河三条线路向我市补水。其中,作为长江水进入我市的“第一站”,灌河北泵站发挥了关键作用,平均送水流量稳定在每秒40至50立方米,约占全市外调水总量的30%至50%。汩汩清流自此出发,经由新沂河南北堤涵洞、善后河南泵站、蔷薇河穿堤涵洞、沭北闸等水利工程网络,源源不断输送到全市各地。
截至8月2日调水结束,灌河北泵站今年已累计向我市调引长江水超1.16亿立方米,水量相当于8.3个西湖的水量,创下该站建成投运以来的年度调水最高纪录。这股“及时水”有效覆盖了我市3区3县超百万亩农田,极大地缓解了逾百万群众的生活用水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用水紧张局面,抗旱保供水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长江水的到来,不仅稳住了秋粮生产的“命脉”,也安定了民心。在灌南县田楼镇,农民刘方明看着自家稻田里流淌的长江水,难掩激动:“眼看田里的水就见底了,要不是灌北泵站送来的水,这季稻子就要减产了。”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相入兴也表示:“在通榆河管理处的大力支持下,善后河水位始终维持在安全取水线以上,保障了徐圩石化基地各企业的生产用水需求。”
面对极端天气日益频发的新形势,市通榆河管理处正积极推动抗旱保供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御”转变。下一步,该管理处将着力完善现代化水安全保障体系,优化调度指挥流程,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全力保障调水机组平稳运行,筑牢港城水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