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晨晨)夏季的拉萨,碧空如洗,阳光倾洒于布达拉宫之上。一群跨越千山万水的江苏文化志愿者,携带着江南水乡的温润气息与丰沛的艺术养分,为这座雪域古城注入全新文化活力———2025年“春雨工程”江苏省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于7月26日在拉萨落幕。在集结的省内20多位文艺志愿者里,有唯一来自我市的书法家杨嘉伟,在书画与器乐《苏藏一家亲》表演中,他写的“苏藏一家亲”书法作品,一次次成为活动的“点睛之笔”。
作为对口支援拉萨的重要省份,江苏多年来在产业、教育、医疗、民生等领域给予了拉萨全方位支持。文化援藏,始终是其中温暖而持久的力量。所以,当集合号吹响,这位军人出身的80后青年书法家没有丝毫犹豫。杨嘉伟深知,这支由省内二十余位顶尖文艺家组成的队伍,承载的远非简单的文艺展演。作为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连云港市书协副主席、市青联常委,他手中这支毛笔,更是被赋予了描绘“苏藏一家亲”时代画卷的重任,也将展现出连云港青年的文化担当。
在为期7天的紧张行程中,这群艺术家们来到了墨竹工卡县、达孜区、城关区、堆龙德庆区以及林周县5个县区,每到一处,都倾情演绎了文艺节目———有清丽婉转的越剧选段、吴侬软语的江南评弹,尽显水乡柔美风骨;而西藏本地艺术家则以充满雪域风情的舞蹈,展现着雪域高原的雄浑气魄。当充满奇幻魅力的魔术表演、惟妙惟肖的木偶表演和用力量与柔美诠释“生命的绽放”的杂技表演出场时,全场掌声雷动。
“大家发现没有,这幅书法的走势,跟藏文很像啊!”在林周县表演时,县长德吉央宗忽然惊喜道。此时杨嘉伟像遇到了知音一样,他说:“这算是我的一个小巧思吧。来之前,我就在想用哪个字体比较好,后来我发现,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字体特别像藏文的走势。所以,我就决定用‘金农体’来行文。”而这一小巧思,也获得无数当地藏民的喜爱。“我想,这幅书法中,包含的不仅是两地群众的情谊,更包含着两地党组织数载倾情帮扶、无数心手相连的故事。”杨嘉伟道。
值得一提的是,他现场展示书法的画面也被省内媒体和西藏的媒体精准捕捉,多次作为主图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他挺拔的身姿和遒劲的书法也成为连云港青年在“文化援藏”中的代表性符号。“能亲身参与到这次工程中,我倍感荣幸。”杨嘉伟感慨。为此,他还提笔写就一首《忆江南·苏藏一家亲》,留下自己的感想:苏音远,雪域绽芳华。昆韵弦歌融牧曲,吴笺藏画绘烟霞。情暖遍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