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子 连发)根据新一线城市榜单显示,连云港夜间出行的人数值位列江苏第11位。在夜晚,港城市民喜欢“玩”点啥?在传统的消费之外,连云港夜间有啥新经济内涵呢?近日,笔者走访发现,从舌尖味蕾的狂欢到文旅盛宴的沉浸,从身体律动的酣畅到精神世界的丰盈,港城的夜晚正编织着一张多元、立体、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夜”态图景。
新业态
为我喜欢“买单”
从“撸串喝酒”到“观剧看电影”,从“深夜食堂”到“街边音乐会”,夜经济已突破传统边界,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新标尺。
如今,夜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体,其业态包括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等众多方面。特别是随着“新三代”消费者成为主力,夜经济正构建分层内容体系,为后Z世代、千禧一代、新银发族定制精准场景。
当夜晚暑气消退,公园绿地和运动场便迎来热闹时段。市区苍梧绿园的环形步道上,“苍梧夜跑团”的成员们步履矫健。资深跑友张健几乎每晚都来:“离家近,环境又好,每晚5公里跑下来神清气爽。”市区郁洲公园、星海湖等地同样聚集着夜跑人群。
夜骑爱好者则规划不同路线:每天18时30分,云台山第小区门口集结的队伍,或伴山涧清风奔渔湾,或驶向灯光璀璨如银龙卧海的跨海大桥。“桥上的灯带像活了一样,比白天看壮观太多了。”骑友李媛赞叹。偏爱清静者则选择花果山大道至朝阳段或环锦屏山路线。
健身房是上班族夜间释放压力的重要场所。夜幕下的添跃健身一派热火朝天:团课区力量训练与瑜伽交替;自由力量区壶铃、药球散落,常用哑铃常被取空;晚7时后的有氧区跑步机常满员。“下班后练一小时,既解压又方便。”超六成会员是上班族,这已成为他们的共识。
夜晚不仅有为身体充电的,也有为知识充电的。海州区“青年夜校”近期的一套课程引人注目:“嘿,小伙伴们是否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网红体验?觉得自己手指比竹子还硬?青年夜校专治手残党!这次的主角是———非遗竹编手工课!”公益性质的课程安排在晚间,每课限15人,鼓励大家“编织属于你的东方美学”。
社区活动中心里,智能手机应用、短视频制作课则让退休教师王女士欣喜不已:“晚上学点新东西,感觉生活更丰富、更有意思了,还能记录分享美好生活。”
这些由多方力量打造的夜课堂,涵盖文化、艺术、技能、生活,让港城的夜晚在热闹之余,增添了一份宁静致远的书卷气和持续生长的内生动力。
这些新“夜”态推动夜经济从“流量红利”转向“价值深耕”,成为长效增长引擎。当前,情绪价值、非遗再造等趋势正悄然影响消费决策,驱动消费需求从商品购买向情绪满足演变,新“夜”态出现满足了这样的需求。
夜宵场
舌尖跃动与潮流涌动
烟火气十足的夜宵市场最能直观体现“夜经济”的活力。在海州区盐河巷夜市,小吃摊前,都有三两个正在排队取餐的食客,空气里弥漫着烧烤的孜然香、海鲜的咸鲜气、油炸糕点的甜香。根据谷歌地图显示,夏季以来,盐河巷成为港城最热门的打卡地点。
夜宵市场火热的同时,消费者需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烧烤消费中,61元至90元人均消费区间的订单占比超过30元以下区间,成为订单数最高的价格带。在建设东路一家烧烤店采访时,老板王先生从事烧烤生意快10年了,他说,现在人们消费并不仅仅追求低价,而是更看重“质价比”,看重口味、环境、服务的综合体验。为了适应这样变化,他家去年对店铺进行升级,安装了空调、配置了洗手间等设施。
在消费者需求升级的背景下,商户纷纷创新经营模式。市区一家烤鱼店,通过玫瑰花主题的烤鱼设计吸引年轻人,掀起一阵风潮。市区甜品店,纷纷开启晚6时30分后打折活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折扣打卡,打造夜间消费折扣场景。
如今,夜宵已成为年轻人社交互动的重要节点。这种消费思维与行为的变迁,正倒逼夜宵产业加速创新升级———过去以大众化、低端为主,主打性价比的模式,如今在政策支持下,正朝着性价比与质价比兼备的方向转型。
商业综合体同样是夜宵的市场。万达广场、苏宁广场等综合体周末延长营业,品牌折扣、夜间美食节活动不断。更显活力的是一批新兴的“后备箱集市”。在街边,私家车,精心装饰的后备箱变身小摊,售卖创意饮品、手作甜品、潮流饰品等,吸引着追求新奇体验的年轻人。“白天上班,晚上出来摆摊,既能增加收入,也能认识很多有趣的人,感觉夜晚的时间被充分利用了。”徐姓摊主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然而在采访中,多家商业综合体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当前,夜经济还需要创新更多主题活动与场景创新,进一步激活城市商业活力与延展消费时空维度,才能让更多商家愿意有效延长营业时间、提升消费者停留意愿,真正地让夜宵经济变为夜间消费的流量入口。
夜文旅
光影盛宴与沉浸之旅
当味蕾得到满足,港城的夜晚又开启了文旅体验的魅力。灯光、演出、景观交织,将夜晚装点成视听盛宴和文化之旅。
夜经济的繁荣,不仅体现在餐饮场景上,更延伸至文旅消费等多元领域。盐河巷的水上舞台在6月至7月江苏城市足球联赛期间,成了体育迷的聚集地。大屏直播连云港队比赛,南北街挤满了近千名球迷,每一次破门都引发震耳欲聋的欢呼,惊飞岸边的鸽子。民主路老街新浦广场的“百姓大舞台”,每周五、六晚都有街头乐队即兴演奏,数百名市民游客围聚哼唱,形成亲民的文艺氛围。
景区的夜游体验需要进一步深化。花果山在春节期间曾经依托西游文化,在夜晚山道灯光勾勒出奇幻氛围,通过主题灯光秀、沉浸式情景剧,让游客感受“西游仙境夜未央”。
室内剧场同样热闹。如今,在港城夜戏也逐步兴盛起来。连云港大剧院即将上演的《黑神话:悟空》主题交响音乐会,预售引发关注,咨询电话日均超30个。“大家对这种游戏IP与交响乐的跨界融合充满好奇和期待。”该剧院工作人员说。在更轻松的场所,如万达广场,儿童音乐比赛、即兴喜剧成为年轻人解压新宠,希望更多像《平行时空》这样90分钟充满互动爆笑的演出,可以丰富港城市民夜生活。
都市夜游者喜欢特色餐饮和潮流市集,其对旅游购物和文化体验的需求明显上升。游客到访历史文化街区和都市商圈,对本地老字号餐饮、传统艺术有需求,对创新文化和时尚艺术更有期待。在采访中,有游客建议连云港可以在海上云台山开辟夜间登高揽胜活动,让前来观赏美景的游客可以在夜间俯瞰灯火璀璨的连云新城、繁忙港口以及跨海大桥如银龙般的灯带蜿蜒入海壮美夜景。
与此同时,我市还需要补齐乡镇夜经济短板。乡村夜游者则更偏爱本地文化活动与民俗活动。我市可以在夹谷山尝试开发“齐鲁会盟”等大型情景剧,也可以在沿海乡镇再现渔家乐等风土习俗,让乡镇成为夜经济新舞台。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