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婷婷 郑非凡 孙浩植)在港城的蔚蓝海岸边,海浪拍打着沙滩,一艘艘船只往来穿梭。在这里,有一位怀揣海洋梦想的年轻人,他叫程晨。儿时乘船的经历,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长成了如今在智慧航运领域蓬勃发展的参天大树,他正驾驶着智慧之舟,乘风破浪,驶向蓝色疆界的更深处。
儿时梦起航
学成归乡绘蓝图
程晨,土生土长的连云人,小时候,每当他坐船出行,看到小伙伴们因晕船而痛苦不堪,一个大胆的想法便在他心中萌生:要是未来有无人船该多好。就这样,连云港的山海风光不仅陪伴他长大,更在他心中种下了对智慧航运憧憬的种子。
对海洋的热爱和好奇,让程晨在人生的重要节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船舶相关专业。他的学术之路一路“开挂”,先是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拿下一等荣誉硕士学位,接着又在河海大学攻读港口航道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在学术研究中,程晨不满足于传统的船舶工程技术,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前沿的人工智能领域。他在博士期间专注于人工智能在船舶领域的应用研究,探寻如何通过智能技术提升船舶的航行效率、安全性能和环保水平。这一前瞻性的研究方向,为他日后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020年,凭借深厚的学术积累和出色的技术能力,程晨和朋友共同创立了仓潮智绘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水下机器人和无人船的研发制造。这些高科技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海洋资源勘探、保护以及水上交通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023年,程晨得知家乡推出海洋产业投资基金,旨在扶持海洋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他敏锐地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毅然将公司迁回连云港。“我们的研发产品在沿海地区需求很大,连云区政府为我们挑选了靠海的地段,还和我们共建了无人化码头,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 程晨对家乡的政策扶持充满感激。
科研攻坚路
创新产品破风浪
在连云港的海面上,一艘搭载激光雷达的无人船正迎着晨曦破浪前行。它无须舵手,却能自主测绘地形、检测水质,无惧风浪,这就是程晨团队研发的智M5近海测绘无人船。作为90后科学家和企业家,程晨用深度学习算法改写海洋探索的规则,在智慧航运的无人化赛道上,开启属于中国的海洋科技的深蓝突围。
然而,科研之路充满艰辛。从项目启动的第一天起,程晨就面临着重重困难。“预期设计好的零件,经常会因为海水腐蚀和船体摇晃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只能一次次优化结构设计。”面对这些难题,程晨没有丝毫退缩,每一次挑战都让他离成功更进一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程晨的产品愈发成熟,成功走向市场。程晨还会在交付的产品中放一只水系神奇宝贝,寓意着希望产品能在大海上自由驰骋,这也成了团队独特的标志,展现着他们对海洋科技的热爱与执着。
降本促发展
产学研协同向深蓝
“过去,近海测绘往往要租用昂贵的工程船,成本高,还难以实现全域覆盖。”程晨决心改变这一现状。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研发出无人船。这只海上“精灵”灵活地穿梭在波涛间,精准完成测绘任务,不仅大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测绘的准确性和效率。程晨的这项发明荣获中国船级社颁布的第一张近海测绘无人船证书,这是对他努力的最好认可。
但程晨并未就此满足。“海洋科技的未来在于智能化。”他又投身于智能化船舶ANS系统的研发。这个系统就像船舶的“大脑”,可以远程操纵船只,实现自动避障,让航行更加安全高效。
除了技术创新,程晨还十分注重产学研合作。他与江苏海洋大学测绘学院建立了紧密联系,每年提供奖学金,吸引优秀实习生到公司实习。这种合作模式既为公司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
“今年5月,我前往德国卡塞尔大学,邀请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智库成员加入团队。”今年,程晨计划组建一个50人左右的团队,共同探索海洋科技的无限可能。在智慧航运的浪潮中,程晨正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向着深蓝的海洋不断进发。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