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凌晨4时,载有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1.34万吨生物航煤的利比里亚籍油轮“谢丽尔”轮停靠在荷兰鹿特丹港。这是该公司首笔国际订单,实现了我国生物航煤规模化出口零的突破,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全球航空减排竞争赛道。
无独有偶。近日,在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的江苏锐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紧张而有序地打包产品,一袋袋橡胶助剂经过包装,随后被叉车快速运入成品仓库,发往各地。该公司主要从事橡胶助剂的生产、研发和销售,产品远销越南、印尼、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我们公司共生产各类橡胶助剂26620吨,实现销售收入3174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7.6%。”该公司副总经理卢兴祥表示,下半年,该公司将继续促转型、抓生产、上效益,计划全年产量66500吨,完成产值70000万元。
在灌云县临港产业区,还有多家像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苏锐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外贸企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区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8亿美元大关,达到1.89亿美元,占全县比重65.1%,同比增长420%,创历史新高。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园区外贸企业的共同努力和政策的大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灌云县临港产业区连云港五洲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完成了外贸进出口5275.5万美元,拉动园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45.2个百分点;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率先通过“白名单”审核,中国生物航煤出口实现“破冰”,外贸进出口完成了11445.7万美元,拉动园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15.1个百分点。顶住外部压力,逆势创历史新高,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外贸发展的韧性和活力强劲,未来可期。
挑大梁、勇争先。灌云县临港产业区作为连云港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依托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外贸活力持续释放。园区内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出口产品涵盖新能源、新材料、化工助剂等多个领域,2024年相关企业产值与销售收入实现显著增长,成为区域外贸增长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该区积极作为,全方位增强服务保障效能,持续推进稳外贸、稳外资,优化外贸服务,积极构建“专班+专员服务”双轨机制,“一链一专班、一企一专员”服务体系,通过机制改革、流程优化、资源整合,形成“靶向攻坚、闭环管理、精准服务”的工业发展新生态,深入挖掘潜在的外贸增长点,优化外贸结构,确保各类对外贸易支持政策全面落地实施,为全县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将以产业进出口为桥梁,借助省、市、县相关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自身领域的优势,推动优势产业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通过强化政策联动、资源共享和产业培育的集成效应,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助力更多产品走向海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展现临港的独特魅力和实力。(马兆轩 熊昊娟)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