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迅 通讯员 李丹 张欣宇)昨日,笔者从海州区科技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35家,均创历史新高。这一系列亮眼数据,是海州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结出的硕果。
今年以来,海州区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产学研深度融合、科创平台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高企培育成效显著,创新主体活力迸发。今年以来,海州区通过建立区级高企培育库和预审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显著提升了高企申报成功率。在市科技局近日公示的《连云港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2025年度第一批入库企业名单》中,海州区49家企业成功入选,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其中,连云港市数字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区域数字化转型的代表企业,拥有17件软件著作权和2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其核心项目“悟空智算”获得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授牌,成为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工业智算基地(华东)经济聚集区区域节点。
产学研融合深化,科技合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海州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38场次,达成产学研合作成果134项。上个月,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的最新科研成果——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顺利完成海上航行试验与科研试验。在15天、2500海里的航程中,成功完成了512项试验。测试数据显示,其总体性能、动力电力系统等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部分关键性能指标超过预期。“中心自2023年揭牌以来,以‘当年揭牌、当年运行、当年产出’的速度,构建起1500吨级、500吨级试验船和百吨无人艇组成的试验设施群,目前,我们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产业化工作稳步推进。”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副主任刁峰说。“十四五”以来,海州区累计建成重大产业创新平台13个,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185个,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科创平台建设中,海州区同步强化人才支撑。海州区针对正大天晴等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鼓励企业靶向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带动新引进博士、高级职称等高端人才数量持续攀升。在人才驱动下,力磁医疗获评省级潜在独角兽企业,联瑞新材料等6家企业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行列,人才强企的发展活力充分彰显。此外,海州区还高度重视人才引育工作,今年成功举办了2025年海州区科技人才产融对接会等招才引智活动,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海州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区已培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40余家。下一步,海州区将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生态,着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全市乃至全省科技创新发展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州经验”。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