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成为一名记者。”眼前这位耄耋老人名叫于少泉,虽已80岁高龄,但身子骨依然硬朗,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我做过文案、当过编辑、干过记者,也当过副总编,可以说是这一辈子都给了新闻事业。”
工作几十载,给于少泉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在连云港日报社工作时每周六上午的评报工作。“很正统,且很有思想。”于少泉说。评报就是编委会与全体采编人员一起对刊印的报纸进行点评、评价,评价内容涉及选题、采访、报道方式等个多方面。“评报时大家有一说一,有刺挑刺,可以说是十分犀利,所提的建议和意见也都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在于少泉看来,评报是分析报纸存在的问题、肯定进步、找出差距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编人员业务学习、自我提升进步的有效手段,也是研究、改进报纸、提高办报质量的好方法,“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这个循环会把你带往高质量、创造性的工作中。”
于少泉酷爱摄影,更是对新闻摄影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新闻摄影摆拍是大忌。”于少泉说,新闻摄影一定要坚持“真实性、即时性、现场感”这三要素,如果一张新闻照片缺少了三要素中任何一个,那肯定是一张失败的新闻照片。也正因为此,在工作期间,于少泉一直都是相机不离手的状态,“好新闻到处都有,我不能错过,所以得随时准备好相机,就像临战士兵时刻准备好枪支一样。”
如今,尽管已离开工作岗位,但于少泉一直保持着读报看报的习惯。可以说,报纸已深深融入到他的生活中。“我会经常去外地摄影写生,但无论到哪里,都会去看一下当地报纸,通过报纸感知那座城市,有的还会带回来收藏。”
值第22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于少泉在回忆自己记者生涯时也寄语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记者不仅仅是一份职业,也是一种责任与担当,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当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肖婷婷 田颖)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