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灌南县田楼镇丰景园葡萄种植园,一串串葡萄刚从枝头摘下来,就被装上发往浙江嘉兴的冷藏车。“丰景种植园共500亩葡萄,从盛夏到仲秋都是丰收季。从6月下旬起,我们主要卖夏黑,每天出货上万斤。”孔庆社说,“再过个把月‘阳光玫瑰’就成熟啦,错峰销售,旺季也被拉长了!”丰景种植园只是灌南县葡萄种植园之一,作为全省最大的大棚优质葡萄生产基地,该县葡萄种植面积已达3万多亩,年总产量近4万吨,年产值超过10亿元,小小葡萄“串”起了灌南乡村振兴梦。
灌南光照充足,土地相对集中,作为食用菌栽培大县,其海量菌渣已成为改良葡萄种植土壤的最佳有机肥。该县早在2014年就提出把葡萄种植发展成为主导产业。种植初期,由于技术不规范,品种普通,很多种植户都有过丰收却不增收的尴尬。灌南农业部门精准施策,通过推进标准化生产,引进夏黑、阳光玫瑰等优质品种,引导果农采用避雨栽培、智慧农业等先进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葡萄品质不断得到提升。目前,仅阳光玫瑰的亩产值就在10万元左右,带动了一大批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我们供货给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省市,葡萄一运到批发市场就被很多商户抢走。”孔庆社满脸笑容。历经10余年,孔庆社种植、管理和销售已十分成熟,其葡萄园实行严格控产控品,精确到每亩种多少株、每株有多少串、每串有多少粒,其平均亩产1500公斤,一年销售1000多万元。在老孔的带动下,田楼镇设施大棚葡萄面积增加了十倍,优质葡萄已成为该镇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与丰景种植园销售模式略有不同,新安镇李想葡萄园则是线上销售与线下采摘相结合。从6月初开始,其葡萄园线上销售持续火爆,又因这里靠近县城,众多市民前来采摘游玩,体验感受乡野生活。原本计划采摘持续1个月左右,但葡萄实在太“抢手”,1万多公斤的夏黑不到一周就被采摘一空。
据灌南县农业农村局蔬菜办主任董礼花介绍,目前该县葡萄种植呈多点开花之势,各乡镇设施葡萄种植超过3万亩,其产值和品质也逐年增长。为更好地发展葡萄产业,该县聘请国家级权威专家为技术顾问,指导县各乡镇建立葡萄种植示范园,制订设立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产储运销各环节技术规程,建立农资投入档案,创建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带动全县葡萄产业向高标准、绿色化、智能化产品转变。此外,该县葡萄在省级以上葡萄评比中先后获得特等奖和金奖20余项,并注册了“锣鼓”“源旭”“源硕”和“清霖缘”等葡萄品牌,这已成为灌南农业的耀眼名片。(记者 李耀华 通讯员 刘青 王华 相生年)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