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港城30万铁军 怀揣瓦刀做成千亿支柱产业

QQ截图20210731095712

【连网】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建筑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1984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指引下,我市首批3万名建筑民工怀揣瓦刀“闯关东”,卷起铺盖“走西口”,他们用手中的瓦刀和辛勤的汗水砌出一座座高楼大厦;而今,这支建筑铁军仍驰骋于大江南北,他们还挺进东南亚、西亚及北非等国际建筑市场,规模工业产值占全市总量的10%,年产值早已突破千亿元大关。

30万建筑大军昔日从“搬砖”入手,到如今操作各种现代化建筑机械,他们不仅用精良的施工用心为各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还打响了“港城铁军”的品牌,他们用泥瓦刀铸就了这个支柱产业,并在新时代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港城建筑大军

迈出关键一步

1984年3月初,原赣榆县黑林、金山和城头等十多个乡镇各100余名泥瓦匠分头前往县城青口客运站,他们在这里汇集并分批来到了海州火车站,中午时分,全县1000多名瓦工坐上了绿皮专列,他们在东海县火车站与该县上千名瓦工一道北上,开启了他们支援大庆油田基础建设之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了第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致富无门的农民有劲无处使,外出打工又信息不畅,市委市政府一声令下,很多青壮年农民为之一振。除各乡镇组织的瓦工队伍外,当时的港城另有“潜流”涌动,一批批小建筑队包工头儿也自发前往东北搞建设,并于后来长成了港城建筑企业中的“大个子”。

早在1983年3月,赣榆、东海两县就组织专列前往大庆支援基础设施建设,1984年的外出建筑大军空前增加,很多农民前一年外出早已尝到了甜头。1983年,市里安排东海县征集500人支援大庆建设,结果一下子就去了700多人,仅黄川乡就去了400多人。

等绿皮专列终于把大家送到大庆油田,荒凉的情景却让大家十分失望。1984年初春的大庆,冰雪覆盖的荒原上满眼是数不清的“磕头机”(抽油机),这里虽然有闻名中外的“铁人精神”,但大庆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落后于其他城市,除主城区萨尔图有为数不多的楼房分布外,其他地方更多的是冰雪芦苇沼泽地。

“东海县外出建筑主阵地在新疆,那些瓦工吃穿住等条件十分艰苦,但大家还是坚持了下来。”时任东海县驻乌鲁木齐办事处主任赵登远说。东海县派驻支援新疆搞基础建设,最多时建筑工人数超过3万人。

赣榆、东海、灌云各自派出建筑民兵支援大庆油田的矿区建设的同时,我市支援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建设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1980年,我市成立了建筑主管部门,各县分别成立建筑管理总站,市里成立建筑民兵师,各县成立建筑民兵团,各乡成立建筑民兵连,各乡村瓦工外出打工热情空前高涨。”1984年起任市建委副主任的刘永寿对建筑大军走出港城的历程了如指掌。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来到连云港工作,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至今仍饱含建设当年沿海开放城市的激情。

战天斗地  打造崭新支柱产业

“当时市区中云、朝阳、花果山建筑从业人员水平比较高,名气也比较大,他们主要立足市区搞好各项基础建设。不过,起初外出的主要是各个县的瓦工,走出去的农民甩开臂膀做起了泥瓦工。”刘永寿说,“这样农村的经济搞活了,农民的收入也稳步提高,建筑大军外出务工的局面就此完全打开了。”

当然,这批“建筑民兵师”根本不是什么“正规军”。他们在施工质量上一度存在很多问题:墙面粉刷不平整、粗糙,有些墙面产生较大面积的刷浆脱落;地坪空鼓、裂缝;上下水管道堵塞、渗水;有的电工穿不了电线,电焊工焊不了接缝。

为解燃眉之急,我市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安排训练场地,在此后的建筑民兵出征之前加紧培训。同时,除筹划建立市建筑中专学校外,在各县也设立建筑学校,建校不久的连云港职业大学也开设了工民建专业,从而培养正规学历人才,这些专业人才至今活跃在国内外各建筑工地上。现为江苏海州湾城市建设工程公司高管的李胜成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从连云港职业大学工民建专业毕业后,他曾长期在大庆从事技术指导工作。

建筑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意味着建筑质量的提升。从1984年起,我市建筑大军在大庆和克拉玛依两地分别打出了品牌,当年接手的住宅、校舍项目均能实现当年高质量交付。建筑大军一次次打出了“铁军”威风,这批泥瓦匠的个人年收入远高于城里普通工人。

“正因为他们成绩突出,我们还接到多次邀请,分别于1985年和1986年前往黑龙江和新疆与当地建设主管部门交流。”刘永寿说,“对口援建城市对港城建筑大军的‘作品’赞不绝口,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支‘铁军’巨大的潜能。”

以大庆和克拉玛依为突破口,港城建筑大军此后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更多的城市进军,且屡建奇功,东海县建筑队伍先后在大庆、青岛、北京、大连等设立了办事处,并在新疆设立了4个办事处。

2012年和2017年,笔者先后前往黑龙江大庆和新疆伊犁参观,目睹上述两地基础设施打上了深深的“连云港烙印”,当地政府也对“港城铁军”给予高度评价。

“沿海开放城市就要有开放的胸怀,当时我们的目标已不限于国内市场。”回首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建筑业成就,刘永寿感到十分自豪。港城建筑业开辟境外建筑市场,向东南亚的新加坡及伊拉克、科威特等国家输出劳务,实现了由内向型经济到外向型经济的转变,从而奠定了建筑业在港城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目前,我市建筑市场业务覆盖除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市和自治区。

漂洋过海  征战海外大市场

港城建筑“铁军”英勇善战,他们在大江南北大显身手的同时,一个更大的挑战也随之而来。1984年8月初,东海县城建局接到苏州方面求援,希望能够派出100余人的建筑队伍,目标是前往新加坡搞建设,而且时间要求也非常紧急。

国内搞建设大家早已驾轻就熟,但下南洋搞建设却是新的挑战。东海县立即向市建委通报情况,当时兼任市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的刘永寿意识到“这是一次机遇”,随即向市外经委通报情况,并在市开发区相关会议上通报了这个邀请。

“事情还算顺利,外事部门很快办理了相关手续,眼看100多名建筑工人就要踏出国门。”刘永寿说。但是,每个人需要交纳数额巨大的保证金,这下可难倒了囊中羞涩的农民。

东海县再次求援,市开发区的一次例会也在紧急召开,由于提到这“100多名出国劳务建筑工人保证金”事情,现场气氛也有些凝重。好在当时的市开发区建设公司及时出手相助,建筑工人出国劳务的僵局就这么打破了。

事实上,早在1983年的一次科威特施工中,东海建筑工人就在海外打出了一定的名气,以东海县为代表的我市海外建筑市场也就这样打开了。此后,我市更是打开了东南亚、中东乃至非洲大陆的建筑市场。

1997年7月,东海县相继有1200人前往科威特搞建设,占当年中国在科劳务总人数的近3成,当年东海建设者共打造出247栋别墅,建筑面积达到了9.3万平方米。目前,东海县出国搞建筑“挣洋钱”已成为一大特色,他们每年都能带来近6亿元的收益。

“国内国际建筑市场的开拓,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凝聚了港城建设者足够的汗水和智慧。”谈起港城建筑“铁军”奋斗史,市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友君颇为骄傲,“几十年的奋发图强,港城已发展成为建筑业大市,港城建筑大军成功突围,他们取得的成效是加速度式的高质量大发展。”

1995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25.7亿元,2012年,我市建筑业产值首次突破500亿大关;2013年,全市建筑业产值攀升至612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338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019亿元,外出产值1982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期间的1.48倍、1.47倍和1.5倍,建筑业对全市GDP贡献率保持在10%左右。我市还拥有一级施工总承包建筑企业27家。全市还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支撑、资质类别相配套的较为合理的建筑业产业体系。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40%以上是通过建筑业实现的,建筑业还拉动了建材、电子、机械设备制造、设计、勘测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华丽转身

劳动密集转为技术密集

建筑业发展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在外务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可或缺,我市在外务工驻各省市区办事处均设立自己的党支部。

2011年“七一”前夕,东一建筑公司还在阿尔及利来组建了海外务工党支部,支部积极畅通出国务工党员群众诉求渠道,在员工与企业之间建立沟通协商机制。支部还在阿多个项目中建立了党员责任区、联系户制度,开展了“对照党员标准,监督自我形象”和“党员身边无事故”等活动,干一个项目创一个名牌,从而赢得了当地业主、政府和合作中资企业的高度评价。

1984年,全市外出建筑从业者仅3万余人;当前,全市建筑从业者近30万人,其中有25万人来自农村,人均年薪超过4万元,全市建筑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建筑产业年产值早已突破千亿元大关,一些规模建筑企业还把产业链向农业和服务业等更长的产业链延伸。

王友君表示,未来我市建筑产业将充分发挥港城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引导培育领军企业,鼓励大型建筑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一批骨干建筑企业加快进入桥梁隧道、港口航道、高铁、高速公路等高附加值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导建筑业企业扩大境外市场份额。到2025年,全市将实现建筑业年产值突破1500亿元,其中外埠建筑业总产值达到58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突破330亿元。

目前,港城建筑大军早已成功转型,建筑工人全场“搬砖”的场景早已成了过去式,多门类机械辅助作业占比越来越高,劳动密集型正在向技术密集型华丽转身,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推广。自2017年起,我市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而作为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钢结构生产和预制“三板”企业发展也走上了正轨。装配式建筑,就是项目部通过先进的施工工艺,把工厂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进行“搭积木式”拼装。该工艺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符合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要求,大大促进了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

目前,除恒安花园安置房项目外,连云区的金海美域和灌南绿云俪都等住宅小区项目均采用了预制“三板”,上述项目装配率均大于30%。不仅如此,我市装配式建筑构件已实现完全大批量生产,并可满足上海、苏南、浙北及山东等地建筑企业的需求。

“建筑业作为港城支柱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是一个崭新的契机。我们将鼓励更多企业拿出硬招子,聚精会神深度谋划,真正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服务港城‘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大局。”市建筑业协会会长丁绍文对港城建筑产业寄予了厚望。本版图片由朱超越提供(李耀华 史贽仁 杨迅 龙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