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2000年,父亲去世,留下只有8个月大的武尚尚和10岁的哥哥。为了照顾两个儿子长大,母亲独自扛起家庭的重担,每天奔波于家与田地间,偶尔抽空打打零工。家里没了顶梁柱,母子三人的生活举步维艰。家里的老房子年久失修,裂缝、漏雨。为了孩子的安全,母亲用丈夫走后的安抚金,在公公婆婆的宅基地上翻盖了房子遮风挡雨。
今年,毕业于东海高级中学的武尚尚,以328分被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录取。然而,大学费用让他喜忧参半。喜的是就要迎来自己一直憧憬的大学生活,忧的是大学的费用又要加重母亲的负担。面对1.6835万元高昂的学费,除去福利彩票赞助的4000元、爱心人送来的1600元,以及家里东拼西凑的钱,还有5000元学费没着落。如果你想要帮助他,请和本报助学热线13851291243联系。
父亲去世 母亲拉扯兄弟俩长大
近日,本报第八季助学公益行来到了东海黄川镇大兴村武尚尚的家。只有他和母亲在家。屋里的摆设再简单不过,只有几张桌椅、两张床。
“平时难得见妈妈一面。”武尚尚说,母亲为了给自己凑学费,最近天天凌晨出门,地里劳作、帮工,经常忙到深夜才回来。这次听说有人来家里助学,母亲才从外面赶回来早早等候。
“孩子爸30岁就走了,我们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太难了!”武尚尚的母亲说,全家的收入仅靠低保、家里的三亩地和自己打零工维持。
好在熬了这么多年,哥哥已经成家,在无锡打工。“哥哥过年会回来,平时都在无锡。”武尚尚说,“爷爷今年80岁了,腿上有伤,奶奶患有老年痴呆,时刻需要人照顾。妈妈很不容易!”
采访时,记者发现武尚尚的手一直在抖。看到这一幕,母亲眼眶一下子红了,“这孩子太懂事了,从小就跟着我干农活。7、8岁时帮我背粮食伤了腰,延误了治疗,落下了后遗症。上高二时又意外摔伤,导致腰和腿再次受伤,坐骨神经痛,手也落下了病。”
“我哥带着我去无锡市医院看过病,当腰间盘突出治疗,但没什么效果。现在每天都要吃止痛药和治腰间盘突出的药,不然就疼得没法走路。”武尚尚低着头说,“现在每个月光吃药就要四五百元。”
以前,是母亲撑起这个家。现在,哥哥也会帮着分担一些。武尚尚深知哥哥的辛劳,“哥哥为了这个家也付出了很多,由于成绩不理想,上完初三后就主动放弃了求学机会,外出打工了。现已经在无锡结婚安家了。每逢节假日回来,也会给我们娘儿俩塞点钱补贴家用,但我们知道他在外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
“我心疼两个孩子,都太懂事了。我今年51岁了,趁着能干就多干点。虽然累,但为了能让家里的日子过好点,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母亲红肿着双眼说。
328分考取南工大
为凑学费母子俩各自奔忙
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武尚尚一直刻苦学习。目睹了母亲一路走来的艰辛,武尚尚格外懂事,小小年纪就懂得要承担家庭的责任,为妈妈分忧。深知妈妈辛苦赚钱来之不易,平时在学校武尚尚非常节省,除了伙食费很少有额外的支出。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家里比较穷,能感觉到自己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但是妈妈会告诉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武尚尚说,“每次心烦意乱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妈妈,如果我再不好好学习的话,就真的对不起她,每次想和同学出去玩的时候就会想到妈妈一个人在地里劳作的身影。”
因为身体原因,高中期间经常因为神经痛得厉害请假回家休息。即便如此,今年高考,武尚尚还是以328分的成绩考取了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机械工程专业。
“虽然对爸爸没有记忆,但我相信父亲知道我考上大学了一定会很欣慰。”武尚尚说,选择机械工程专业是因为这个专业和大数据沾边,未来好就业。另一方面离家近,方便常回来看望母亲。
然而,高达1.6835万元的学费让母子俩犯起了愁。为了凑够大学学费,武尚尚的母亲经常一天打两份工。“如今实在是没钱供孩子上大学了,家里能帮衬的亲戚在他爸生病时也早已帮衬过了,我们实在不好再去麻烦别人。为了凑足学费,这个夏天,我去水果园里帮工、种草坪,尚尚还跑去东海县城帮人送外卖,没挣多少,离孩子1万多元的学费还差很远。”说着说着,这位瘦弱的母亲又抹起了眼泪。
10月7日,武尚尚就要去大学报到了。“现在助学贷款也没办下来,东海福彩助学金也没领到,心里有点不踏实。”武尚尚说,“我家属于建档立卡户,这些年感受到了来自政府的帮助。希望好心人也能帮我一把……”
“进了大学,我会认真学习,希望在大学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申请勤工俭学,不让母亲再为自己的生活费烦心。将来如果我有条件,我也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同时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这是武尚尚的心里话。
“即便再苦再累,我都支持儿子读大学!”这句简单的话语背后,是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一个上午捐齐2万元
助学公益行
彰显港城爱心速度
昨天,本报报道了海州学子孔佳乐的故事。今年,因家庭变故发挥失常,孔佳乐以359分考取了南京工业大学。然而,因为填错志愿,孔佳乐被收费高昂的海外教育学院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学费高达2.86万元。
在得知孔佳乐的困境后,昨天一早,港城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一笔笔裹着滚烫爱心的助学款转到孔佳乐手中。灌云籍爱心企业家丁坚再次献出5000元爱心,狐狸糊涂捐出2020.20元后,寓意满满的爱,还有好几位素不相识的爱心人士打进助学热线,为孔佳乐一起凑学费。截至昨天上午11点34分,23位爱心人士凑齐了2.1万元学费,彰显了港城爱心速度。加上9月11日爱心见面会当天,梁翠玲女士亲手交给孔佳乐的1000元,孔佳乐共收到助学款2.2万元。
这一笔笔助学款不仅解决了孔佳乐的上学难题,也温暖了刚失去父亲的孩子的心。“爱心人士杨叔叔来看我了,飞鱼叔叔明天也要来看我,今天看到这么多人关心我,感觉好多了,日后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孔佳乐一直失落的情绪,终于有所缓解。
懂事的孔佳乐还想要一份帮助自己的爱心人士名单,“以后有机会,我想对他们都说一声谢谢。”
然而,孔佳乐每年的学费都如此之高,未来三年,学费又该如何解决?为此,本报助学公益行微信群里的爱心人士纷纷出谋划策。孔佳乐母校——海州高级中学的老师也和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取得联系,建议孔佳乐将家庭情况和大学辅导员说清楚,争取学校助学金或减免学费。
接下来,本报第八季助学公益行将发布最后4名贫困学子信息。爱心人士可以通过《苍梧晚报》以及连网(www.lyg01.net)、连云港发布等渠道了解活动信息。同时,可以搜索13851291243加微信进入本报助学公益行微信群,也可以加入本报助学公益行的专属QQ群15781722(加微信或进QQ群请注明“助学”字样)。(记者 杨锐冰 张晶晶/文 牟进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