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它经济正在成为新风口

□ 周莹 王雅萱

【连网】  这个“6·18”,你买了啥?很多“铲屎官”无奈地表示,所有的优惠券都被用来给“它”忙活了。这个所谓的“它经济”,其实就是当下热闹的宠物经济。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善,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社会老龄化加速,养宠物正在成为港城市民推崇的生活方式。一个可爱的宠物,不仅可以舒缓紧张情绪,释放压力,而且可以给人们更多的陪伴。近日,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天“它经济”正在火热起来。

宠物服务并不便宜

数据显示,在今年“6·18”全球年中购物节中,京东超市宠物品类的表现不容小觑,前1小时销售是去年的6倍。从品类层面来看,宠物主粮销售是去年10倍,其中猫干粮是去年12倍,前一小时完成去年当天销售额;宠物医疗保健是去年的12倍;宠物智能用品是去年的8倍;鱼缸是去年的70倍。不仅线上热,港城线下宠物店纷纷开启了“6·18”“宠物零食”大促销。几十元的罐头、上百元的保养品、千元左右的洗浴年卡……各个商家推出的宠物促销活动让人瞩目。

“今年‘6·18’,我本来准备添置衣服的。”在市区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张妍告诉笔者,然而看到各大电商推出的宠物商品折扣,我最终还是决定为家里三岁的小泰迪购买它喜欢的狗粮了。不仅如此,自己抽取的政府消费券也全部用来给狗狗买夏天的狗窝、竹席了。

事实上,近年来,围绕着宠物衍生出的一系列宠物用品、宠物摄影、宠物医疗、宠物殡葬等商业活动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港城小伙伴,在享受宠物给他们带来的陪伴和忠诚,也乐于为猫狗担当合格的铲屎官,各种零食、罐头纷纷端给自家的猫狗。“自从养猫后,我就别无余钱了。”今年23岁的新晋职场新人王瑞雪告诉笔者,所有的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先考虑家里的小加菲。以前,自己是个爱美的小大姐,养猫后真的变身猫奴,一切紧着它用。

宠物升级背后的“它经济”

“我们家狗狗属于敏感性的,平常不能吃一般狗粮,需要吃低敏配方的狗粮。”家住西小区的陈冬冬告诉笔者,因为家里狗狗肠胃敏感,只能吃进口的狗粮。半年下来,光是狗粮就要上千元。

在陈冬冬刚刚养自家小比熊美美时,他仅仅知道好狗粮和坏狗粮。然而养美美时间长了,他学会在网上看狗粮测评。“看了测评,我才明白狗粮还有那么多讲究。比如湿粮和干粮要交替着吃。”陈冬冬介绍,胰腺炎治疗后的狗狗要吃低脂的处方粮,心脏不好狗狗要吃保养心脏的罐头,为了美毛还要给它吃卵磷脂,为了牙好要给他用漱口水……这一波下来,陈冬冬家的狗狗不断消费升级。最近他家狗狗吃的希尔斯无敏处方粮17.6磅上千元。

猫咪花钱地方更多了。杨敏告诉笔者,每个月工资发下来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想着给猫咪添置些小物件:为了让猫咪喝上干净的水,她花200元在网上买了一款猫咪专用的自动循环过滤饮水机;为了减轻猫屎的味道,她又轮流将膨润土、豆腐砂、紫裂岩换了个遍。

“它经济”最重要的花销就是医疗费用。“我最近准备将我们家的卢卡斯去绝育。”在采访中,柯基咪咪的主人告诉笔者,你不要小看柯基绝育这个事情,做术前检查、开刀、呼吸麻醉、微创,算下来没有2000元肯定不够。如果你家狗狗在术前检查发现有心脏问题,还需要加一个心脏CT,这一下子又是上千元。虽然如此,大多数的猫狗主人都会愿意支付这样的费用,让自家的宠宝幸福生活着。

“它保险”也是一种养宠需求

在采访中,一位宠物医院医生陈悦告诉笔者,当前,养宠物与过往的“放养”模式不同,宠主们正日渐把宠物当作真正的家庭成员,而非主人的财产。当宠物成为家庭成员时,宠物医疗的需求变得更大,为了给家庭成员治病,人们愿意花费难以想象的时间、精力与金钱,从而催生了宠物保险需求增长。目前,我们医院的宠物有半数都购买了宠物保险。

据了解,国内宠物保险,开始于2004年,最早由华泰保险公司推出,宠物的第三方责任险。开启了中国保险的新纪元。随后2005年由太平洋财产保险推出了《北京市犬主责任保险》;2008年太平洋保险又推出了面向全国的宠物第三方责任险;2014年人保和平安相继推出了宠物医疗保险。2016年太平洋保险公司紧随其后,也推出宠物医疗保险。2019年宠物医疗保险和宠物责任险,众安、天安、易安、大地、安联等众多小保险公司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宠物医疗保险和责任险。

笔者在陈悦的宠物医院看到,宠物保险在价格和年龄方面,也分得非常细致,从18周到12岁不等,根据大型犬、小型犬等保费不一从845元到2138元不等,保障额度从5000元到2万元不等,每种疾病都有相应的报销限额,并且每种疾病的检查费、麻醉费、药费都非常细致。

“我们家的狗狗就加入到宠物保险。”王梅老人家中养了一只金毛和一只边牧,因为早年喂食肉肉不适当,狗狗们都患上了胰腺炎,经常需要打针。为了降低医疗费用,王梅老人专门给狗狗买了保险,一年下来大约300多元,价格还可以接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