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灌云籍院士董家鸿:国际精准肝胆外科第一人

□ 史卫平 夏兴俭 马书博

【连网】  近日,笔者在灌云县人民医院看到,由董家鸿院士工作站承建的肝胆胰外科已投入运行。这个以灌云人董家鸿院士命名的工作站,自去年成立以来,在董家鸿院士团队指导下,在人才培养、项目合作、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底被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院士工作站建设项目,成为全国首个获批的县级综合医院院士工作站。

1960年出生的董家鸿,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是国际著名肝胆外科和肝脏移植专家,长期致力于现代肝胆外科理论和技术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学科学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董家鸿从恢复高考的“时代幸运儿”,到中国肝胆外科的“学科领军人”,不断突破自我和挑战肝胆胰外科世界难题。用他的话说,是“我和我的团队赶上了时代的浪潮”。

1976年,16岁的董家鸿高中毕业,去农村当了知青。那时候他虽然喜欢数学,想当科学家,但大学对他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梦。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像一声春雷震撼了所有人的心灵,也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和整个国家的命运。董家鸿就是其中一员。

录取那天,江苏省招办的老师把过了分数线的考生档案摆了满满一桌。时间一到,各个学校的招生人员就争着把考生档案往自己怀里揽,抢到以后再从里面挑学生。徐州医学院(今徐州医科大学)招生老师的这“一揽”,决定了董家鸿一生的命运。

虽然是因这样的方式学了医,但上了临床课以后,生命现象背后复杂精妙的机制深深吸引了董家鸿,让他爱上了医学。大学毕业后,董家鸿继续报考了第三军医大学(今陆军军医大学),成为“中国胆道之父”黄志强院士的研究生。

1993年董家鸿获得博士学位,1995年晋升副高,1996年破格成为正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年仅38岁的他成为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中心的主任。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肝胆外科经过前人几十年的努力,已经解决了很多难题,但是仍有一大批复杂的肝胆疾病难以治愈。

“曾经眼睁睁地看着病人,因为肝胆管结石剧痛在床上打滚,有的经过十几次手术仍然得不到根治,留下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而一些复杂的肝胆肿瘤疾病,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法手术,成为不治之症。”董家鸿说,这些景象都深深刺痛了他,他常常深夜里还在思索着治疗病人的方法。

在持续改进复杂肝胆疾病的实践中,董家鸿和团队感悟到时代的进步正在推动着整个外科学的变革。他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应该有一种新的理念和范式,引领现代外科的发展。

扎实的肝胆外科实践加上吸纳海内外名家的智慧经验和技术精髓,董家鸿提出了精准外科的新理念,创立了“精准肝胆外科范式”。多年来,他累计完成手术16000余例,主刀完成疑难肝胆病手术6000余例,不断向复杂肝胆疾病禁区挑战。精准肝胆外科体系受到了世界外科学界的高度认可,被国际肝胆外科领域广泛应用,董家鸿也被业内尊称为“国际精准肝胆外科第一人”。

去年4月,董家鸿回乡参加“中国·灌云”发展大会,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谊,表示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献计出力,为建设“强富美高”幸福新灌云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他还谈到了有三个梦想,做一个好医生,做一个好老师,成为一名科学家。他为这三个梦想做了这样的诠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作为清华大学教学主体医院,我希望能够构建一个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卓越医学中心。为民众提供一流品质的健康医疗服务,为国家培养输送卓越医师和精英医学人才,创新医学理论和技术,造福全人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