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一线教师点评今年高考语数外试卷

【连网】(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庄婷婷)随着昨天下午外语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语、数、外三门主课的考试都已经结束。今年的考卷难易程度怎么样,考生适应程度如何?记者特意请到新海高级中学三位资深老师孙海莅、杨善安和胡海燕,为大家点评试卷,希望能给新高三生一些启发。

孙海莅:语文试卷立足本土 彰显特色

孙海莅老师是新海高级中学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长,他认为今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在结构与题型方面与去年大体上保持一致,难度上也大致相当。考查的知识面覆盖高中语文的教学实际。许多学生走出考场后,谈起试题,觉得和平时的模拟练习没什么不同。这说明,试卷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思维水准,没有大起大落。

今年试卷语言文字运用的选择题,难度不大,较为平易;文言文部分的第二题,并没有考此前呼声很高的文化常识,多少让人感到有点意外,估计是命题人觉得需要避开热点的缘故吧。文言文的翻译难度比较大,“骈辚同驱”、“亲炙”,对于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名句默写题,从考纲的要求出发,初高中、课内外结合,没有剑走偏锋。“风乎舞雩”,在过往连考四年的情况下再考《论语》名句,体现出命题者对经典文化的重视。现代文阅读是一篇小说,学生更容易把握一些;作文是关于“语言”的材料作文,立意角度很多。

今年高考江苏语文卷贴近生活实际,充满时代气息,体现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语言文字运用题,选用的材料贴近生活,学生较为熟悉,不存在时代隔膜。漫画题,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材料分析题中网络表情符号,如QQ表情、GIF动画让考生顿感放松和亲切,更有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信心。在贴近生活的同时,整个试卷还注重对传统、经典的考查,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比如,涉及到张籍、梁思成、龚自珍等大家名作,文科附加卷涉及《红楼梦》《家》等七部名著。

江苏卷的文本阅读,常常会选江苏籍或与江苏有密切关系的作家作品。体现江苏文化大省的文化自信,彰显了地域特色。比如2016年的现代文阅读选了汪曾祺先生的小说《会明》;2017年文言文阅读选的是江苏高邮人、清代著名学者王引之所写《汪容甫先生行状》,而今年命题者相中的是袁枚的《重到沭阳图记》。这篇文言文让学生感到很是亲切,能够有兴味地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在读懂文章的同时自然激发起文化自信和热爱家乡的情怀。这应当成为一种常态,让更多的江苏元素出现在高考试题中,这应该是建设文化江苏应有的题中之义吧。

杨善安:数学试卷强调基础知识和创新思维

杨善安老师是新海高级中学高三数学学科组组长,奥赛教练员。他认为今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文理兼顾,紧扣大纲,结合教材,既重基础又有区分度,有利于学生水平发挥。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革和创新,对数据处理能力、创新意识的要求比以往有所提高。和往年相比,今年特别强调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及运算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这也正是高考数学改革的方向。

填空题方面,1-8基础题,试题平稳,正常发挥没有难度,学生比的不仅是速度,更是准确度。9-13中档题,难度不大,和前8条相比综合度加大,第9题分段函数求值,把三角函数和绝对值函数交叉在一起,考查学生对函数的基本认知;第10题体积比问题,问题新颖,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第11题以导数为背景考查函数零点问题分析,再求解函数最值和;第12题融合向量积考查圆和直线问题,法一基本的设点用解析法,法二认识到圆的几何性质转化为AB中垂线和l交点解决;13题看到题目应该会有这样三个思路,前面两个思路需要同学们一定的积累,法一是面积法,法二是角平分线定理,法三是建系;14题难题:14题是综合数列,严格解决比较难下手,但列举法不难得出答案,可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计算能力。

解答题方面,15题是立体几何,依然考查线面平行和面面垂直两个知识点,比较意外的是以平行六面体为载体出现;16题三角函数,主要考查三角的和差公式(高考的C级要求),比较常规但有一定计算量;17题是三角应用题,第一问常规问题,注意定义域的求解,第二问用导数处理最优解问题;18题解析几何,考查直线和曲线的位置的关系,有一定的计算量,尤其是第二问;19题函数导数题,新定义情境下考查学生运用导数研究函数的综合问题,前两问只需按定义解决即可,第三问涉及零点存在性定理;20题综合数列问题,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和相关性质,第一问主要处理绝对值不等式;第二问注意使用参数分离和数列函数性质的使用。

胡海燕:英语试卷突出考查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胡海燕老师是新海高级中学高三英语组备课组长,她认为今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目标,突出能力考察。

听力部分使用的是全国卷的听力试题,总体难度不大,节奏不快,考生完成情况总体不错。

单选部分注重情景设置的多样性和真实性。试题难度趋于平稳,题干长度适中,词汇考察题比较基础;没有考察冠词;语法题包括考查时态、非谓语和虚拟语气等。在重点考察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结合 “国家软实力、自动驾驶、电子媒介”等热点话题。总体看来,单选题比我们几次模拟考试的试题难度小。

完形填空讲述了一个励志故事。描述的是一对夫妻在丈夫患癌症之后,开始徒步锻炼,既使身体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又体现了面对人生逆境乐观以对的人生态度。除了个别空需推敲之外,考生在完成这部分试题时,困难不大。

阅读理解语篇体裁稳定,包括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试题布局和类别也基本未变。A篇是关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参观指南。B篇是关于在餐馆中可能会影响顾客消费和就餐等多种因素的文章。前两篇,题目设置不难,考生作答比较顺畅。C篇是关于美国小农场的特点及其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D篇是有关中学生与社交媒体的关系的文章,篇幅较长,考点思维含量高,保证一定的区分度。

今年的任务型阅读材料是关于艺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议论文,题目中原词重现很少,大部分试题需要考生对原文进行转述、总结和概括。任务型是区分得分高低的重要一项。

书面表达试题还是沿用了前几年高考的模式——读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纯文字内容,话题是关于“online-rating”——网上匿名评价是否可信。要求考生用30左右的词概括材料内容,作出价值判断,写出自己对网络评价的看法,并给出理由。这类写作题型,平时练习较多,所以考生对于观点类作文,写起来应该比较顺手,就看考生是否能够合理安排写作时间,所表达的观点是否明确,语言是否得当,书写是否规范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