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 朱先明 顾晓昕)整齐的鞋架、饱满的绿植、温馨的被枕,宽大的房间内暖意融融……这是2月18日笔者在市开发区猴嘴街道棚改居民张华家“暖心房”看到场景。外出回家,走进昌圩社区,在自己的房间内,维修工张华正惬意地用剃须刀刮着胡子,而身为妻子的转岗工人王小彩一边操持着家务,一边笑着与丈夫聊着开心的事。空调吹着暖风,二人丝毫感受不到窗外的寒冷。
夫妻俩都是猴嘴街道棚户区居民,在低矮潮湿的旧屋里居住了20多年,终于在春节前告别旧居搬进了盼望已久的新家。“不搬进小区,真的不知道新建小区条件竟然这么好。”张华向笔者介绍,除了有学校、幼儿园外,社区文体设施一应俱全,下班后想洗上热水澡也很方便。“我做梦也没想到有个‘可心厨房’。”王小彩说,“过去在门口搭的棚子里煮饭,现在好了,自己在家有了心意的厨房。”张华下班后,总能吃上妻子做的菜,这才真的有了家的味道。
而在他们对门的老盐工陈师傅家,笔者看到,左侧走道是一个储物柜,边上有个大镜子,进进房间是间卧室,床铺则安置在中间靠东墙,临窗是精致的写字台。室内阳台上,在陈师傅的精心呵护下,一盆盆绿萝摆成一排,显得生机勃勃。陈师傅说:“房间设计好、适用,自然也就愿意在家一样养些花花草草。”有时,忙完一天的陈师傅会到广场健身,和喜欢打乒乓球的同事挥上两拍子。此外,夫妻二人还可以通过视频与在外上班的孩子说说话,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小区里通钒设施完备,和外面沟通非常方便。”
像张华和陈师傅一样,猴嘴街道棚户区改建后2680户居民一起在春节前住进了“暖心房”。据介绍,街道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不仅是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极大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且对于改变猴嘴面貌,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