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部编版语文教材9月开学启用 改变一年级语文学习顺序 小学生先识字后学拼音

【连网】  根据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国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将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部编版”语文教材。据介绍,部编版教材编写历时5年,经过了30多轮评审最终面世。9月新学期一起启用的还有历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

记者注意到,在部编版一年级教材中,改变了此前上学就先学拼音的“传统”,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此外,增加了古诗文篇幅,较此前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初中教材则减少课文篇目,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

那么,面对新教材,学生应该如何学好语文?对此,教育专家表示,针对古诗文增加,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比如看一些与历史相关的电影,参与一些古典文化的公开讲座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针对很多一年级的家长担心孩子刚上学不会读先识字会有畏难情绪,专家表示,先识字本就是以前蒙学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学会认字。

变化 先认字再学拼音 总课量有所减少

记者了解到,此次部编版教材更加强调4个标准,即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和时代性。以变化较大的语文科目为例,据语文一年级上下册、七年级上下册主编,北大语文研究所所长温儒敏介绍,一年级语文把拼音学习推后,先认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据介绍,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楷体大字,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

温儒敏表示,这样安排可以使孩子们对语文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此外,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现在减少为32课。其中汉语拼音的课量减少,识字课却增加;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现在也减少为29课。

传统文化篇目增加 小学古诗文增八成

虽然课文课数减少了,但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篇目却在增加。据温儒敏介绍,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有人教版增加增幅达8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旨在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和读书,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

从初中语文来看,部编版也遵循了课文减少,增加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传统文化篇目增加等特点。其中,初中原来七年级上册和七年级下册都是30篇课文,现在每一册减为24篇。此外,初中古诗文选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另外,部编版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影响 纠正死记硬背方法 更注重阅读和写作

教育专家分析,新学期使用部编版教材之后,将对教学带来直接影响。此外,新教材对一些家长过早引导低龄儿童学习拼音,以及死记硬背学习古诗词都有“纠正”作用。

温儒敏表示,今后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拼音是为了识字,是认字的工具,不是阅读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所以,拼音教学要降低难度。此外,对于认字的要求也有所降低,小学要求低年级认识常用字1600左右,比以前减少200字,其中800字左右会写。

学而思网校小学语文学科负责人程婧表示,对于刚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学拼音可能会让这些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觉得语文很复杂,相反的,对于识字而言,更能设计出一些趣味性。

到了初中将更注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将是“重头戏”。此外,每学期有三次综合性学习、两个名著导读,还有两个课外古诗词诵读。其中名著导读一改从前那种介绍作家作品的“赏析体”写法,改为“一课一得”,以示范读书方法为主,每次重点学习一种读书方法。

此次部编版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文言古诗文等传统文化的比例大幅增加,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部编版教材均有收录。专家认为,对于古诗词部分的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

建议 学习古诗文可选多元方法

部编版语文古诗文篇目的增多,说明国家也越来越关注到对国民文化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对于学生而言,如何培养古诗文的兴趣?

程婧表示,第一,学生要认清学什么,才能有目标、有方向地去学习,并且在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这就需要一个科学的大纲体系来进行系统化学习,而不是走马观花地进行浅显了解;第二,学生要知道怎么去学。有的学生觉得只要把古诗文背下来,对考试内容就能轻车熟路。可是这样,或许对短暂的考试有一定帮助,却不能从根本上促使学生爱上语文或者文学。

因此程婧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比如看一些与历史相关的电影,参与一些古典文化的公开讲座,或者听一听有趣的历史故事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当然,这种学习方式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针对先识字后学拼音这个问题,很多一年级的家长都比较担心,孩子刚一上来,不会读先识字会不会有畏难情绪?“其实不然,以前蒙学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程婧表示,部编版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讲求“回归传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