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市一院周军——视病情如军令的“全天候医生”

1

【连网】  (记 者 赵芳 通讯员 江荣)

体验科室:甲乳外科

镜头人物:周军

人物职务:市一院甲乳外科主任

职业感悟:医者父母心,医生给予真心双方才会理解

在港城,有一位医生很特别,他是一位视病情如军令随叫随到的“全天候医生”,他在乳腺、甲状腺治疗领域的造诣让慕名而来的患者称赞不已,他服务基层、关爱孤残人士的爱心让人感动。8月28日,记者走进市一院,近距离接触这位特别的医生———甲乳外科主任、农工党市一院总支主任周军。

当记者7点50分赶到周军办公室时,发现小小的办公室里站满了人,周军正在与他们交流、处置病情。陪同的宣传科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周主任的专家门诊病人特别多,许多人慕名找到科室,因此周军每天早到半小时帮患者看病。这已经成为甲乳外科的一道风景线了。

8点钟,在助手的提醒下要开始交接班了,周军告诉还有等待的人群:“抱歉,今天是手术日,请明天到专家门诊找我”。

晨会,听值班医护人员汇报夜间情况,部署当日主要工作,带领医生查看危重病人、与术前病人打招呼……

9点,周军快步走向手术室更衣间,准备开始当天的第一台手术。一直跟着周主任的记者,不得不小跑着才能跟上周主任的快节奏。

“今天一共几台手术?”记者问。“科里总共18台手术,有的是我主刀,有的需要我指导。”周军说。

“这么多啊,那你能按时回家吗?”“估计要到晚上10点以后了。”

“每天都这样吗?这要站几个小时?”“手术日都是这样的,都习惯了。”

熟知周军的人都知道,每周3个手术日,往往外面万家灯火时他仍然忙碌在手术室,最忙时一天连续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11点多,主刀及指导了26台手术。为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他在手术结束后无论多晚都会到危重病人床边查看病情,查看次日手术病人的手术方案。

9点5分,记者在护士长的引导下进入更衣间,更换手术衣、戴帽、戴口罩、穿上鞋套……经过严格装备后,记者进入了手术间。记者第一次看到手术室的“庐山真面目”:无影灯、麻醉装置、手术监护系统、整装待发的器械台等有序摆放。

“麻醉好了吗?”麻醉医生打了一个ok的手势,周军带着助手在手术护士及麻醉师的配合下开始了手术。记者了解到,正在进行的是一例极其复杂的甲状腺瘤手术,该名患者带着气管套管生存40年,甲状腺瘤已经遍布脖颈,转移到淋巴系统,术前周主任组织科里多次讨论病情,邀请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今天,就是挑战的时刻了。一切按计划进行着……

一站就是3个多小时,记者渐渐感觉腰部有些酸、腿部发胀,再看看周军却连地儿都没挪,仍旧聚精会神地忙碌着。

两台手术间隙,周军和同事来到手术室旁边的小房间,急匆匆地吃起了盒饭,他们管这个叫“过餐饭”。对于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来说,准点吃饭很少见,细嚼慢咽更是奢望。两三下就扒完盒饭,有些疲惫的周军在小沙发上躺了约15分钟,又精神抖擞地返回手术室。

当天22点35分,周军结束一天的手术,走出手术室。

“累吗?周主任。”记者问,这也是别人经常问的话。

“为了病人,我不累。”周军也如往常一样快速地回答。

他创造了一组令同行艳羡的惊人数据:现每年主刀、主持、指导各类手术1800余例次、年治疗4000余例住院病人、年专家门诊量8000余例、每年应邀参加市内疑难病例会诊及手术50余例。

周军是一名让人敬佩的医者,也是一名让人感动的爱心人士。工作28年来,周军的一言一行无不诠释了“医者仁心”。“当医生的必须给予最大耐心和关心,才能赢得病患的理解和尊重。 ”周军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