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当好“老百姓的官”

当什么样的官?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总书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当“老百姓的官”,引人深思,为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使命、当好人民公仆指明了努力方向。

  当好“老百姓的官”,重在“內心”。“心无百姓莫为官”。当“老百姓的官”,就要以百姓心为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时刻与民心同频共振。干部干得怎么样,分量有多重,不是靠自己说出来的,而是在老百姓心里称出来的。焦裕禄在兰考工作470天,树起一座县委书记的不朽丰碑;谷文昌已经去世40年,却在老百姓心里留下无尽思念。人民群众为什么没有忘记他们?因为他们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因为他们为群众办了实事。老百姓谁不爱好官?这是群众永恒的期盼,更是共产党人须臾不可忘记的使命。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比喻,“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以此来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植根人民、不忘人民。共产党的干部要切实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心怀百姓事,当好百姓官。这样才能交出让群众认可、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当好“老百姓的官”,贵在“为民”。“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党的历史上,无数榜样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践行着一心为民的誓言。东山岛上,谷文昌同志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战天斗地,艰苦奋斗14载,终于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兰考的风沙里,焦裕禄同志强忍病痛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了兰考面貌;藏区的雪地中,孔繁森同志不顾恶劣的自然环境,用脚步丈量着爱民之情、为民之心。进入新时代,“为民精神”依然熠熠生辉。从“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樵夫”廖俊波到在脱贫攻坚一线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扶贫之花”黄文秀,再到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乖女儿”“好亲戚”的张小娟,一位位榜样立起了新时代一心为民的标杆。当“老百姓的官”,就要以更加务实的为民举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老百姓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当好“老百姓的官”,成在“自律”。律心是前提。律心就是净化内心。认真解决好“当官为什么、工作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在利益得失上坚持秉公用权、依法用权,不比得到的利,多比干成的事;在政绩评判上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多出一些经得起百姓、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律言是关键。律言就是约束自己的言语,保证言语不出错,不造成不良影响。要律不实之言。要避免说脏话、黄色段子等不雅之言,避免开玩笑不合分寸,影响党员干部的形象。要律不妥之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搞清自己的职责,不妄议上级的指示和决定,不随意对他人评头论足。律行是重点。律行就是规范行为。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诱惑,应该时刻把握自己,经常约束自己,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筑得牢防线。要常怀敬畏之心,常念党纪之严,常思贪欲之害,始终做到不碰道德底线、纪律“红线”、法规“高压线”,让自律真正成为一种工作生活习惯。(□ 侯天柱)

  作者单位:赣榆区审计局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