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 书写新时代的“西游记”

2009年,习近平同志视察连云港时殷切寄语:“孙悟空的故事,如果说有现实版的写照,应该就是我们连云港在新的世纪后发先至,构建新亚欧大陆桥,完成我们新时代的‘西游记’。”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连云港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将其作为精神动力、目标追求、行动指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扎实推动“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将如期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

高水平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就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连云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引领530万港城人民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扎实推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强富美高”新港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奋力跑出高质发展“加速度”,“经济强”的基础更加坚实。针对发展不充分这个最大市情,产业不强特别是工业不强这个最大短板,我们高扬加快发展主旋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全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139.2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2020年GDP稳步达到3277亿元。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占比于2018年超过第二产业,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1.8∶41.9∶46.3。项目投入持续加大,牢固确立“项目为王”理念,坚定不移抓项目、抓投入,近三年累计完成3500亿元产业投资,盛虹炼化、卫星石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钢铁基地、“中华药港”建设全面铺开,四大药企位居中国医药创新力前五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加速发展。转型升级成效显现,深入实施企业培育三大行动计划,28家强优企业应税销售收入占比近60%,销售过百亿元企业达8家,上市公司达到8家,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

奋力打赢民生幸福“攻坚战”,“百姓富”的感受更加温暖。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我们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每年滚动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高水平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努力让群众过上更高质量小康生活。精准扶贫深入开展,在全省率先出台精准扶贫30条意见,统筹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社保兜底等综合措施,实施精准扶贫“一户一策”,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就业创业充分保障,始终把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政策,积极鼓励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大力支持发展电商、创客空间、网红直播平台等新业态,有效保障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比下降至1.94。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100%,淮海工学院成功升格为江苏海洋大学,教育现代化水平保持苏北领先,成为江苏首批教育现代化市级示范区建设单位,教育综合满意度显著提高。医保体系更加完善,持续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实施三级医院医联体合作模式,建成市县乡村四级远程医疗系统,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大病特惠保”,基层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显著缓解。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多次提标低保标准,城乡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住房环境加快改善,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提前一年全面完成改造任务。按照“市级统筹协调、县级平台运作、镇村参与实施”思路,加快改善农村住房条件,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奋力建设幸福宜居“新家园”,“环境美”的底色更加靓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美丽连云港建设,切实保护良好的生态本底。以积极的理念,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坚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绿色制造行动计划,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理,严格执行资源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格对照项目环境负面清单,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坚决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转移审批要求的项目拒之门外。坚决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加大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去产能力度,深入整治“小散乱污”企业,依法关停不达标企业,真正从源头上防范了安全环境风险。以坚决的态度,全面加强环境整治。持续抓好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深化化工园区整治,推进园区智慧监管平台、综合管廊等建设,园区清洁化水平显著增强。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不断加强源头管控,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空气优良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获批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地区。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全省率先出台《乡村清洁条例》,加快黑臭水体治理,完善垃圾转运体系,高分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卫生镇都实现全覆盖。以自觉的行动,切实强化生态保护。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获批国家卫生城市、绿化模范城市、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大力实施湿地保护、山体修复等工程,精心打造高品质城市景观,启动实施蓝色海湾工程,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城市。

奋力点亮港城文明“新风尚”,“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内涵更加丰盈。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我们积极顺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最大限度汇聚向上向善正能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公民法治意识普遍增强,成功获批省历史文化名城,王继才荣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中国好人”等各类典型数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一群好人、满城春风”成为连云港城市美德的亮丽名片。首创首成全国文明城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内聚力量、外塑形象”的抓手和名片,坚持“为高质发展而创、为城市进步而创、为人民幸福而创”的理念,秉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宗旨,动员全市上下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如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扎实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和保护,宣传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深化“书香连云港”建设,实施基层公共文化示范工程,打造一批示范文化馆、图书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打好西游文化、丝路文化、徐福文化、女子民乐“四张牌”,不断彰显港城文化影响力。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常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加大信访矛盾排查化解力度,万人信访量全省最低,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模式,推动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经验启示

连云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成就鼓舞人心,经验弥足珍贵。回首过去,我们有几点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伟大思想的旗帜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是连云港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前进指引。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只要我们按照新思想和总书记要求去做,工作就会富有成效、事业就会不断进步;反之就容易出现偏差,甚至走上弯路。连云港之所以能与全国全省一道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的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奋力攻坚克难,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二是必须坚持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径。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理念。近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后发先至”谆谆嘱托,按照中央和省委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立足市情实际,把握发展规律,系统提出了“一条主题主线、‘六个大’奋斗目标、‘七个主’工作方略、三大核心战略”的发展思路,出台实施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发力方向更加明确,重点任务加快突破,2019年荣获省高质量综合考核第8位,全市发展迈出新步伐、跨上新台阶,“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砥砺奋进的鲜明标识。

三是必须坚持“项目为王”的具体抓手。发展的核心在抓项目、抓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发展,没有投入就没有后劲,没有投入就没有未来。实践中,我们牢固确立“项目为王”理念,一手抓“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实施企业培育三大行动计划,成功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小巨人”企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和带动者。一手抓“全力以赴招商引资”,以“四个一批”为抓手,一年一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三年完成3500亿元重大产业投资,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十四五”跨越赶超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坚持项目化工作方法,强化“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理念,对明确的目标、部署的任务,一抓到底、强力推进,确保全面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

四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把倾听人民呼声作为第一环节,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第一评判标准,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排查突出民生问题,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港城人民的幸福感持续增强,形成了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为各项事业提供了坚强保障。

五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破解难题的关键一招。实践中,我们强化自主谋划,把握战略机遇,深化改革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发展难题、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发展态势更加强劲,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多方位、立体式广域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加快建设,推动连云港站在了改革的最前沿,多个国家级试点成效突出、多项改革经验全国推广、多种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六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全面”,体现的是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我们始终把握协调发展主方向,强化系统思维,坚持统筹兼顾,在坚决守好稳定、安全、生态、廉政底线的前提下,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连云港在2019年省高质量综合考核中前进5位,获得唯一一个争先进位奖,真正做到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百姓安居乐业、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当前,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在即, 十九届五中全会乘势而上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面向未来,连云港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总书记对江苏、对连云港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发展阶段性特征,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努力书写好新时代的“西游记”,为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委办公室

调研组组长:刘沙

成员:张久洲 张红轮 王海波 智郁张润勇 徐龙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