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这把金钥匙 赋能高质量发展


备受瞩目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已出炉,提出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5%左右。如何实现预期目标成为了社会热议和关注的话题?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在今年的两会上也成为“高频词”。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可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与预期目标的实现密不可分。


因地制宜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落实到各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要有特色之别。各地区的自然禀赋、历史人文、产业基础不同,决定了发展路径的差异性。实践证明,没有一个地区能当上全能冠军,但如果从实际出发,夺取单项冠军则势必可行。


春节前,全国31个省区市都召开了“两会”,有25个省份的经济预期增长目标高于去年实际增速,有23个省份高于全国水平。不难看出,各地区均处于弯道超车、追赶跨越的关键节点,准确领会新质生产力,选择自身最擅长的赛道,方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夺取新胜利。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这把金钥匙,就是要坚持科学定位、分类指导。科学定位是一项基础性方向性的工作,属于总体性指导性要求。各地区要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主攻方向。既要对号入座,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一域一策的要求,因地制宜确定具体发展路径。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这把金钥匙,就是要坚持转化优势、创造优势。把握好自己的比较优势,摒弃基础影响论、区位决定论、条件制约论,敢于和善于无中生有、有中创优。努力把独特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等变成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这把金钥匙,就是要坚持特色发展,坚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目前,不少地区特色产业已渐呈规模化发展趋势,但想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强大能级,仍需较长的培育过程。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耐性,把握产业发展规律,选准主攻方向,持之以恒抓下去。


特色就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更是竞争力。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精,就一定能够用新质生产力这把金钥匙撬动高质量发展引擎,也必然能够实现增长预期目标。(王秋颖)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