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左右”变“以上”,就业稳住幸福根基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5次提及就业,并明确标定“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这一目标。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不仅关系着老百姓的“钱袋子”和安定幸福,也是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支撑。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坚持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不断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把重点群体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202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397万人,确保了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巩固就业存量、开拓就业增量、提高就业质量的优异就业答卷,稳住了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也稳住了经济发展节奏。


就业稳则发展稳,百姓幸福的根基足够牢靠。离开更充分的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很难实现;只有更高质量的就业,才能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面对经济运行的复杂形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定为1200万人以上,而去年是“1200万人左右”,这样的表述体现了“做好就业工作的力度、决心和鲜明的政策导向。”从“左右”到“以上”,一词之差却更显把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的诚意,更见稳住就业大盘,筑牢幸福根基的坚定决心,为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送上了一颗定心丸。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实在在做好就业工作,不能搞形式主义。”解决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把2024年就业工作做实更做好,将美好的期盼变成触手可及的幸福,关键要靠保就业、稳就业、扩就业的具体行动。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措并举,为稳就业送来新暖意。拿出解决问题的真招、实策,让部署不折不扣落地、真真切切见效,幸福必然能够稳之又稳。


“人有恒业,方能有恒心。”能就业、就好业,老百姓的生活来源有保障,才能真正人心安定,也才能更好凝心聚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左右”变“以上”,变的是更高的要求,不变的是为民谋福的初心。乘着全国两会的“春风”,高位推进抓好落实,就业优先既见力度更显温度,千家万户的幸福根深蒂固,又稳又牢靠。(甘燕)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