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意见》)。这一个被简称“双减”的方案,应声落实,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应该不折不扣,全面贯彻执行,并取得社会公认的效果。
已进入新学期,全市各中小学正学习、研究、贯彻《意见》,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实施。作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学生家长们,也一定要审时度势,采取相应措施,支持帮助学校对《意见》的推行工作,努力做到校内校外、上下左右形成良性互动,促进《意见》的贯彻执行。
首先,要充分认识“三个回归”的重要性。培养教育学生,学校是主阵地,应担主责,对学生教育要从长远着想,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家长要积极配合,切实改变“分分分,学生命根”的习惯思维,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要充分认识“让教育回归学校,让学习回归班级,让知识回归课堂”的关键所在。家长无需担心子女在学校学不好,学不全,分数上不去,而千方百计寻找课外培训班、补习班、超学班,怕落后他人,想超过别人。更不能把“书包重”“作业多”“考试多”看作是学业提高的唯一途径,关键是要鼓励学生认真学好课堂知识。听课要专心,记忆要用心,思考问题不分心。把有效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专心致志,学业定成。
其次,要及时调整心态,着眼子女终身发展。作为学生家长,要深刻理解《意见》,是站在国家发展、民族兴旺、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上来考虑的,是针对一些地方、一些学校违背教育规律、教育行业新出现的问题提出的,是对全社会所关心教育办学方向制定的,意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得力保障。如果一味地“死读书”,品德搞不好,思想跟不上,身体垮了,怎么去完成伟大复兴的大业?所以,每位家长都要积极配合学校,从长远计,共同发力,面对“双减”带来的新要求、新作为、新考验、新机遇,尽快适应教育改革大势,尽快调整心态,转变观念,积极配合,让自己的子女茁壮成长。
再者,要充分对“双学习”理解与支持。“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作为以学习为主业的学生,学习期间也离不开社会实践,这是教育专家们的共识。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选择和开发有价值、有吸引力的社会实践、劳动技能、文化体育、乡土人文等方面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求索的快乐、生活的意义、成长的幸福、大自然的陶冶,对学生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作为家长,决不能认为子女参加这些活动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虚度光阴,从而加以阻挠反对,要充分认识到知识的获得是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二者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辅相成。要支持和有条件地融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适应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新型考核、考查、考德办法,为不断深造、成人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李宜庆)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