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商家赢得消费者信任应学会沟通

前几日,本报曾经报道过一起消费纠纷:因受到疫情防控流程影响,消费者邓女士在6月份预定的空调迟迟没有到货安装,对此,商家又没有向消费者多做解释,只是让其一等再等。气愤之下,邓女士将遭遇投诉至市消保委并要求退货退款。后在市消保委的调解下,商家向消费者解释空调延迟到货的原因并进行道歉,而消费者也不再继续要求退货退款,双方继续履行合同,一起消费纠纷圆满解决。

  其实,这起消费纠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商家多和消费者沟通,多些耐心,并主动向其解释清楚空调“迟到”的原因,相信任何一名消费者都会给予理解的,这起消费纠纷也就不会发生。然而,由于商家和消费者缺少沟通,甚至面对消费者的咨询“不耐烦”而造成的消费纠纷并不在少数。就如曾经一家干洗店将消费者价值几千元的翻毛皮靴子洗坏了,不仅一句话也不愿意多解释,而且态度强硬地表示,“只退三倍洗涤费用,不满意你就去告吧”;还有一品牌家电专卖店,在消费者刚安装不到一周的家电出现质量问题后,表示只能维修不能退换,待消费者投诉后才得知,家电的“三包期”是从开票日期算起的,而其因为一个月前商家搞促销提前交款订货,这才造成“三包期”缩短。类似的消费纠纷,其实只要商家在销售时,或在面对消费者的咨询时,多一些介绍和解释,便可以避免,而后不仅不给自己添麻烦,也不会浪费消费者的精力,更不会浪费社会公共资源。

  为什么一些商家不愿意和消费者多沟通,多解释呢?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商家没有对销售人员、售后服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造成其在面对消费者的咨询、质疑时,解释不到位或是态度不友好;还有部分商家不愿意或者不屑对消费者作出解释。而看似几句话的小事,可小事不小,因为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大隐患:越是不解释不沟通,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鸿沟就会越来越宽,信任一旦加剧,小怀疑就有可能引发大矛盾。多少消费纠纷的升级,起因就在这个不愿意或者不屑作出解释“几句话”上。

  商家赢得消费者信任,要从沟通开始。如今,产品质量和商家服务一样重要,特别是售后服务,作为市场营销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众厂家和商家争夺消费者的重要领地。良好的售后服务是下一次销售前最好的促销,也是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主要方式,是树立企业口碑和传播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不论是在售前还是售后,商家都要对消费者保持一个友好的态度,特别是面对消费者的咨询和质疑时,更要态度友好,多些沟通、耐心解释,尽量平复消费者的心情,这样不仅能将一些消费纠纷扼杀在萌芽中,还能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何乐而不为?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