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中午11点多,杭州玉皇山庄附近,一辆电动自行车在行驶途中突然起火,电动车上一对父女烧伤严重。目前,父亲全身95%烧伤,还存在爆震伤、颅脑损伤,全身几乎全被烧伤,且以三度烧伤为主。女儿全身90%烧伤,治疗难度同样非常大,两人治疗费用预计上百万元。伤者家属称,小女孩可能需要终生插管,这样一起电动车事故实在是让人心痛!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自燃事件频发:今年5月份,四川某小区电梯里电动车自燃,造成5人不同程度烧伤,其中还有一名5个月大的婴儿;不久前,广东中山一名代驾小哥将自己的电动自行车放在客户后备厢中,结果车子在后备厢自燃……电动自行车因其易于操控、价格便宜、保养简单等优点,再加上快递、外卖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代步工具之一。然而,电动自行车自燃悲剧的频发,也敲响了公共安全的警钟。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表明,全国每年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约2000起,而电动自行车大部分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烧速度快,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人员逃生困难,其危害不容小觑。
电动自行车为什么会自燃?笔者了解到,除一部分是由于自身安全性能不佳外,私自改装和不良的充电习惯也会引发电动自行车自燃。如有的电动自行车出厂时符合国标,但私下改装却不受控制,一些小作坊提供来源不明的改装、二手锂电池等;还有不少人在居民小区内私拉、乱拉电源线进行“飞线”充电,甚至把车辆搬到阳台充电,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面对电动车自燃悲剧,我们必须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一要严格把关电动车从生产到出厂的全过程,确保电动车的质量安全,确保残次产品不会进入市场;二要深挖电动自行车自燃的根源,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发现背后的真问题,然后通过技术手段来升级,甚至是完善国标来确保电动自行车的安全;三是对驾驶人来说,在购买电动车的时候,要选择知名的品牌,去大的店面,而不能被便宜“遮望眼”,更不要私自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改装,更换锂电池,“飞线充电”、电动自行车乘电梯、进楼道的不良习惯也要去除,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
悲剧是反思的镜子。一系列事件表明,在电动自行车生产、流通和消费者使用领域,仍存在着法律监管的盲区。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必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全面扎紧消防安全的篱笆,不让电动自行车自燃悲剧上演。(□ 侍敏)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