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周莹 连发 文/图) 距离端午假期虽然还有一段时间,但章临今年的第一个旅行计划已经安排了:“我也没打算走远,就去南京转转,逛逛南京的商超,买点好看的衣服。”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虽然还在持续,但是港城消费者渴望外出消费购物的热情已经高涨。本地消费市场如何留下本地客?如何打造更具魅力的城市?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并着力去解决。
补短板不仅是补消费
2020年,是港城交通破局的关键之年,多条高铁的开通将改变连云港发展现状。
确实,我们无比期待交通破局。第一财经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市高铁站数量得分为1.44分,全国300多个城市平均分为8.15分。我市位列全国第221位。高铁可直达城市数量得分为12.3分,全国平均分为26.5分。机场和高速公路得分比较理想,经过的高速公路得分为50分,全国平均分为25.2分。机场略高于全国平均分。应该说,这样的得分情况表明,交通确实是连云港经济发展和消费市场培育最大的短板,也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交通枢纽城市各有特色:上海、西安是典型的综合型交通枢纽城市;成都、昆明则在民航城际往来联系能力上表现突出;武汉和南京是高铁城际联系主导型城市;沈阳和长春作为东北的区域中心城市,是广袤的东北平原上最核心的公路枢纽。
连云港一直希望建设成为交通枢纽城市。那么,在这么多类别中,我们的选择是什么呢?随着高铁、新机场建设,连云港交通枢纽雏形开始显现。然而,一座城市的枢纽地位从来不是一个单一问题,必须放到城市网络中来整体评估。这就意味着我们要高度关注海陆空铁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打造区域枢纽中心。
第一财经专家库专家认为,交通工具所构筑的网络,承载着人的流动,也交换着货物。通过物流运输体系,生产资料和商品在经历了汇集———分散———汇集的往复之后,抵达目的地。连云港要想打造具有魅力的消费城市,首先需改变交通现状,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聚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对产业链研究,让城市发展与交通发展相得益彰。需加密高铁站数量和车次,加强机场民航吞吐量特别是国际班点数。加速高速公路建设,提升速度。与此同时,需加快同周围产业链的联系,增加更多的物流站点,加速物流时效,促进线上线下齐发展。此外,还需认真评估城市中各类消费品同区域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
消费需要提升活跃度
清晨5时,李月习惯性地看了一下手机,打开微信刷了朋友圈。她意外地发现,昨天朋友推荐了一款主播推荐的牙膏。她看了一下“小红书”,感觉评价不错,决定购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交软件成为我们消费的引导者。正如第一财经专家库专家说的,理解城市,要从理解城市中每一个活跃的个体开始。怀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城市人通过对消费、娱乐与生活方式的探索,以向上的姿态活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我们必须尊重这样的存在。
在这次榜单中,港城人的活跃度一般。以消费活跃度指标为例,该指标收集了饿了么外卖数据、淘宝天猫网购与海淘数据。作为衡量城市餐饮与购物的总体支付能力和市场规模的数据,它还反映了城市商业的丰富度与饱和度,从中可观察城市人消费行为模式与倾向。我市各项数据情况并不算理想。我市外卖覆盖率虽然不低,但是同周边城市相比,我们的外卖需求还不够。而Livehouse这个夜间经济重要的衡量指标,连云港也低于全国水平。如今,社交活跃度在衡量城市人相互连接、获取信息、分享快乐的广度与深度的同时,也将消费同社交密切联系起来,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城市消费中来。在这个方面,连云港社交活力氛围还不足,年轻人需要更多的社交场所帮助他们打开世界。
城市人的活跃度不足,就导致了大家生活方式的同质化。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城市多元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为什么人们向往大城市生活,因为大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生活方式。例如,杭州、成都和郑州拥有大量的抖音打卡地点;北京、上海和成都占据了全国25%的演出场馆资源;重庆是拥有书店和电影院最多的新一线城市。
如何改变连云港魅力不足的现状?“我希望连云港不仅有事业的天空,还有生活的舞台。”在市区一家药企工作的李萌萌去年从东北来到连云港工作。“我在东北出生、上学,但是我对连云港并不陌生,因为我是一个《西游记》迷。当我听说这里要招人时,立马决定来了。在连云港生活这一年,感觉这座城市确实不错,有风景,也有事业。不过对于年轻人而言,我们更加需要有生活的地方。简单地说,我不仅希望连云港可以有好吃的地方,还想看演出,听演唱会。现在,大家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期待连云港有所变化。”
让人们生活更加舒适
不同城市展现出不同的消费偏好和特征的背后,是一千个人有一千种休闲方式的事实。提升城市潜力,必须要让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
产业被认为是城市魅力最重要的要素。应该说,在创新氛围的竞争赛道上,城市群的整体优势开始凸显。叠加了全国所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空间地图清晰地显示,中国科技企业高度聚集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城市与城市之间呈现出强强毗邻且网状支撑的格局。借助这样的优势,连云港创新指数每天都在上升。2016年,连云港全国排名112位;2020年,排名81位。第一财经专家库专家表示,这样的评价是基于本地初创公司数量、融资规模、创业平台和优质本土公司数量,这些数据说明连云港创新氛围指数正在蓬勃上升。
消费潜力方面,港城需要加油补齐。通过阿里巴巴与京东两家电商平台的数据,观察城市整体的消费潜力可以看到,消费下沉正在发生,消费理念与消费模式的升级也将随时间推移传向更多的地方。连云港本地的消费潜力集中在年轻人方面。数据显示,连云港本地年轻人消费力位列全国61位。这就提醒城市管理者需高度关注年轻人的消费,多设计符合年轻消费群体的高端商业综合体,特别是集合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商业消费业态。
今天,港城消费正在同全国接轨,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完善消费设施让城市更加美好,吸引更多人在这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