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倡“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但要有勇气直面问题,也要有如何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无实现路径的梦是空想,是黄粱美梦,“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
“一带一路”联系着中国的过去与未来,连云港是其中的重要元素,我们给这个元素定个位:就是一带一路“交汇点”。
秦汉时代,连云港就是古代海陆丝路交汇点。公元前221年,始皇建立秦国,废分封,行州县,立国不久的大秦帝国就下令东海之滨的朐县作为秦国的东方大门,并修建了一座象征国门的标志——秦东门阙。司马迁将其作为国之大事而载入《史记》;“(始皇)三十五年,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以秦东门为原点,秦东门外是涛涛黄海,2200多年前秦代著名方士、赣榆人徐福率领数千童男童女,携带五谷百工,从这里扬帆东渡,掀开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东亚线路的帷幔。徐福不仅是伟大的航海家,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开拓者;作为秦朝的对外门户,连云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古老发源地之一。秦东门内,公元220年,秦始皇开始修筑“东穷燕齐、南及吴楚”的“驰道”,其中的一条道路是由秦朝的都城咸阳通向朐县,将以咸阳为中心向西的古丝绸之路向东延伸至朐县,扩展至东海之滨,连云港成为古丝绸之路东端“路”的起点。由于驰道的便利,秦始皇六次东巡,东巡的起点是咸阳,东巡的终点各不相同,但东巡却多次神奇地重复地经过了朐县。孔望山摩崖造像见证了这段历史,佛学大师赵朴初挥毫写下著名诗篇:海上丝绸路早开,阙文史实证摩崖。可能孔望山头像,及见流沙白马来。
连云港是近代孙中山先生东方大港梦的所在。孙中山在其主持制定的《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中指出:“海州位于中国中部平原东陲,此平原者,世界中最广大肥沃之地区之一也。海州以为海港,则刚在北方大港与东方大港二大世界港之间,今已定为东西横贯中国中部大干线陇海铁路之终点。海州又有内地水运交通之便利,如使改良大运河其他水路系统已毕,则将北通黄河流域,南通两江流域,中通扬子江流域。海州之通海深水路,可称较善。在沿江北境二百五十英里海岸之中,只此一点,可以容航洋巨舶逼近岸边数英里而已。”
今天的连云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2009年视察时指出“孙悟空的故事如果说有现实版的写照,应该就是我们连云港在新的世纪后发先至,构建新亚欧大陆桥,完成我们新时代的西游记”。李克强总理2013年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中国愿在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的连云港,为成员国提供物流、仓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规划将连云港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节点城市和中哈物流中转基地、上合组织出海基地。连云港还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江苏承接“一带一路”倡议最直接、最具体的交汇点,江苏“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和先导区。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国梦,你的梦、我的梦,大家共同的梦;中国梦,历史之梦,现实之梦,未来之梦,中华民族共圆梦。中国梦——“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交汇点”将我们每一个连云港人与港城发展、中国梦紧紧连在一起,我们要付出全部的热情、牺牲和担当,加快交汇点建设,共同编织港城在新的世纪的“后发先至”之梦,推进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步伐。(古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