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观点评论

我们该如何留住“港城蓝”

【连网】 (记者 许兵)《连云港日报》9月8日刊发的一则新闻令人欣喜:省环保厅对各省辖市空气质量状况统计排名,今年前8个月我市以72%的空气优良率排名全省之首,比全省平均65.5%高出6.5个百分点。

近年来,在雾霾、PM2.5等为代表的环保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热点的背景下,居于全省最北的港城却一直在努力打造青山碧水蓝天的骄傲。对比此前的“APEC蓝”、“青奥蓝”和最近的“阅兵蓝”,我们的“港城蓝”并非更多强调行政手段临时管控的结果,而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决策部署,其中有关停整治污染企业的集中行动,也有缜密推进产业升级改造的年度计划安排。

优越的生态环境吸引着纷至沓来的观光游客,良好的空气质量让港城人民享受到了蓝天的美丽,但正因其弥足珍贵,公众往往也有着蓝天易逝、好景难长的忧虑和担心。落到现实情况中,虽然我们目前创造了“全省最优”的佳绩,但远未到可以放手庆功之时。包括大气、排污在内的环境问题不时仍有发生,每年的秸秆综禁仍是个耗神费力的难题,即便是列入政府计划的工作任务,譬如主城区重污染企业搬迁关闭,也还没有真正完全落实到位。这些薄弱环节和一些环保“死角”的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并迟滞着“港城蓝”向“常态蓝”的转变步伐。

与之相对应的大背景则是,继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印发后,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强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重要内容,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实质问责阶段。由此,如何长久留住“港城蓝”,不仅是一个民生话题,更是一个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命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国家环保部负责人最近就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影响大气质量的因素很多,改善大气质量要全防全控。既要抓重点污染物,也要抓其他污染物;既要抓区域总量减排,更要抓点源排放达标;既要抓固定源,也要抓非固定源。诚如其言,在具体实践中,创造和保护“港城蓝”为代表的良好生态环境,既要地方政府勇于担当,也要环保部门监管到位;既要企业改变生产方式,守法达标,也要公众转变生活方式,人人参与。同呼吸,共命运,大家携手留住我们的青山碧水蓝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