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东海:深耕山海文化 让草莓草编成为幼儿成长 “活教材”

 

为进一步深化“山海文化”园本课程建设,将乡土资源转化为滋养童年的沃土。2025年11月6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黄川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以“草莓、草编”为主题的环境创设教研观摩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观摩与研讨,展示幼儿园如何将地域特色资源融入教育环境,从而赋能幼儿的全面成长。


本次活动以“环境改造”为切入点,将山海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草莓”与“草编”元素融入园所环境设计与课程实践。教师们巧妙利用稻草、柳条、玉米皮、树枝等田间地头的自然材料,与幼儿共同打造充满乡土气息的互动空间:从“草莓田”角色扮演区到“草编工坊”创意角,从玉米皮拼贴画到稻草编织的稻草人,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着自然材料的温度与可能性。园内一角一落皆成景,一草一木皆含情,充分展现了农村幼儿园“以土为美、以朴为韵”的教育理念。  


 

 活动中,孩子们专注地用稻草扎结小动物,用柳条编织花篮,用玉米皮粘贴装饰画,甚至将草莓种植体验与草编艺术结合,创作出“草莓庄园”微景观。他们一边操作一边兴奋地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引得观摩教师频频驻足。一位骨干教师感叹道:“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在孩子们手中竟能变成如此生动的作品!农村幼儿园对本土资源的挖掘,真正实现了‘教育回归生活’。”  

 


在随后的研讨环节,园长与教师们围绕“农村自然资源在游戏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 “如何让本土资源成为游戏活动的‘活教材’” “如何更好地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山海文化环境创设” “如何让环境成为孩子的第三位老师”等问题展开深度对话。大家一致认为,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不仅是成本低廉、取材便捷的教育方式,更是培养幼儿乡土认同与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园长分享道:“我们从草莓种植的农事经验中提炼科学探究主题,从草编工艺中延伸艺术表达课程,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悟’,真正实现游戏与课程的有机融合。”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环境改造的展示,更是一场幼教人的思维碰撞。幼儿园将以此次观摩为起点,持续深化山海文化园本课程体系,推动稻草、秸秆、果壳等“废弃材料”成为幼儿游戏的“宝藏资源”,让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焕发独特生命力, 成为赋能儿童发展的精彩篇章,让童年的成长扎根于深厚的山海文化土壤之中。(刁晨慧 赵盼盼)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