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早发现 细管理 暖服务 广宣传 海州精准推进社会救助政策落地


(记者 魏吉珂 通讯员 徐欢 张梅莲)“以前不知道申请救助找哪个部门,现在窗口‘一门受理’,工作人员还帮着梳理材料,太省心了。”近日,在海州区新海街道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办完临时救助申请的王女士,对救助服务赞不绝口。这正是海州区打破部门壁垒、减少群众跑腿的生动体现。

今年以来,海州区以“精准”为核心,从“早发现”“细管理”“暖服务”“广宣传”四方面推进社会救助,确保救助资源直达困难群众。截至9月,全区1598户2791人纳入低保,335名特困对象获兜底保障,1至9月,临时救助552人次。救助标准逐年提升,城乡低保统一至每人每月738元,特困供养、护理补贴分档设置,为困难群众筑牢生活防线。

“早发现”机制让困境群众及时被关注。板浦镇刘大爷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独自生活困难却不了解救助政策,一直未主动申请。社区网格员巡查时发现后,立即上报并全程协助办理特困救助手续。如今,刘大爷每月能领到960元特困供养金,生活有了依靠。

据了解,海州在区级层面定期汇总高额医疗支出、新增评残、失业登记等数据,筛选潜在困难群体;镇街推行“网格员巡查+社区排查+部门推送+群众报告”模式,多方联动提升发现效率。今年以来,已有55户87人通过该机制及时获助。

为避免救助资源错配,海州区建立保障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应退尽退”。曾是低保户的张先生说:“家庭收入达标后,社区不仅告知我退出低保,还帮我对接就业岗位,既合规又暖心。”据了解,海州区每月对3000余名保障对象开展信息比对与入户抽查,今年已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306户538人。同时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治理,对低收入人口、退保对象等重点人群拉网式排查,累计排查17500余人,确保管理精准、资金发放规范。

在服务温度上,海州区同样用心。今年,海州区投入63万元开展“暖阳陪伴”“暖居工程”“冬暖夏凉”三大服务类救助项目,为470余名困难对象提供定制化帮助。“暖阳陪伴”有志愿者陪老人聊天,“冬暖夏凉”为困难家庭检修家电,“暖居工程”改善居住环境。此外,通过资源链接,1300余名困难群众被转介至民政养老、残联、妇联等部门获专项帮扶,残疾居民赵先生就经转介到残联,免费领到辅助器具,生活便利度大幅提升。

为扩大政策知晓度,海州区在白虎山庙会、华联广场等人流密集处设宣传点,发放传单并讲解申请流程;依托镇街、村居组织150余场宣传活动,电子屏滚动播放政策动画。同时常态化培训基层经办人员,实现镇街、村居全覆盖,既提升其业务能力,也让他们成为“移动窗口”,把救助知识送上门。

海州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继续以“精准”为核心,健全分层分类救助体系,优化基层经办服务,推动救助政策落地见效,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为困难群众撑起温暖蓝天。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