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传统文化魅力大 海岛古韵绽芳华


(记者  张晨晨)弘扬传统文化,再现海岛风华。10月10日,誉满全国的“红韵旗袍”百名佳丽齐聚“黄海明珠”秦山岛,以独特的魅力让海岛古韵绽放光华。

在海州湾的浩渺烟波里,秦山岛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明珠,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传说。秦始皇“鞭石成桥”的豪情、“徐福东渡”的神秘远航,都为这座海岛蒙上了一层传奇的面纱。“秦东门”遗址历经风雨,见证着岁月的更迭;“李斯碑”虽已难寻真迹,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朽的文化印记;“将军石”威严耸立,仿佛诉说着往昔的金戈铁马;“望海亭”中,海风掠过阵阵清凉,远处的渔船似树叶漂荡,与洒满阳光的海面构成一幅灵动的水墨画,让人沉醉在这无垠的海景之中;“徐福井”的甘泉映衬着古船的帆影,三千童男女的妙龄身姿仿佛时隐时现;“棋子湾”的浪涛声,宛如一首古老的歌谣,吟唱着海岛的前世今生……

当双节的喜庆氛围尚弥漫在这座传奇的海岛之上,誉满全国的“红韵旗袍”百名佳丽踏浪而来。她们身着华美的服饰,以曼妙的身姿和优雅的仪表,在秦山岛的每一处景点都留下了动人的倩影。

图为在秦山岛入口处广场展演羽毛扇秀《东方红的故事》

一支东方红,唱暖了我心窝;强大的新中国,故事有好多。一把把灵动的羽毛扇宛如精灵,每一次开合,每一次挥舞,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才艺双馨的“红韵人”将情感与艺术完美融合,灵动的羽毛扇在东方红的旋律中飞舞,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启迪,让人心潮起伏、热血澎湃。

图为在秦山岛“神路”入口处的广场上展演马面裙秀《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为《诗经·小雅》里的著名诗句,将戎马之士对故乡和恋人的思念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广场上红韵女子的优美曲线和汉服的古典韵味,无不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图为在秦山岛“徐福东渡”广场上展星演响扇秀《五红旗》

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是五千年华夏不落的星辰。在旗袍佳丽们的响扇和丝巾里,有海岛的千年古韵;有港城的发展轨迹;有脱贫山村的麦浪;有沿海高铁飞跃时惊起的鸥群;有华夏儿女抗击金融危机的脊梁!五星红旗,你将中华民族的心连在一起,你让全世界中国人扬眉吐气!在场的观众中有人振臂高呼:祖国万岁!

图为荷花伞秀《水墨徽州》

千古画卷徽州美,水墨画韵令人醉;琴棋书画中华粹,魂牵梦绕家乡味。悠扬的旋律中,旗袍佳丽们手持荷花伞如同荷塘中盛开的莲花,在海风中摇曳生姿,为这神秘的海岛增色添彩。

图为“红韵旗袍”创始人兼总编导王秀红女士独立创编的斗笠秀《踏古》,作品以“斗牛士”的形象设计,充分彰显出华夏女性特有的曼妙身姿和精神风貌,仿佛再现当年“徐福东渡”的壮观场景和三千童男女不畏艰险东渡扶桑的无畏气概。

青黛旗袍和宫廷扇如蝴蝶般纯洁,佳丽们在“徐福东渡”的大船上翩翩起舞。宫廷扇秀《梨花颂》与海岛古韵和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将传统文化的韵味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路”上,佳丽们一袭青衣,两袖月光,手持宫廷扇,莲步轻移,踏着丁香一样的诗愁,携着月光一样轻柔的梦,悠然而来,翩翩而去,让人浮想联翩……

“秦东门”下、“李斯碑”旁、“望海亭”中、“妈祖庙”前、“将军石”下、“徐福井”边、“授珠台”旁、“棋子湾”畔,海风吹拂着旗袍的裙摆和衣袂哗哗作响,仿佛是对海岛古韵和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望。所到之处,纷纷驻足的游人目光被这传统文化与海岛风情的奇妙交融所吸引,手中的手机、相机不停闪烁,争相抓拍这美好而又独特的瞬间。这一刻,秦山岛不仅仅是港城的文旅胜地,更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舞台,每一处景点、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动人旋律。

此次海岛之行,恰如时光隧道里的一场梦,梦里有千年的传说,有当代的风华,有山海的壮阔,有国粹旗袍的雅韵。当满船佳丽带着不舍离岛时,大海的波涛声中,仿佛还留有传统文化的余韵,“神路”的砾石上,似乎还印着佳丽们的足迹。

海岛藏古韵,红韵续新篇。百名佳丽把“红韵情”留在了山海间,也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