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奕桦)当夜幕降临城市,在霓虹与车流之外,一场场“点亮星夜”文明实践活动正在连云区墟沟街道热闹开展。从球赛到夜市,从课堂到宣讲,各式各样的夜间活动百花齐放,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共同编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温暖记忆。
苏超观赛夜:绿茵场外的全民狂欢
又一个苏超比赛日,墟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嘉瑞宝商业广场提前营造观赛氛围,通过中庭大屏把直播带到群众家门口,让更多无法到现场助威的市民共享足球盛宴。比赛伊始,二楼中庭数百张椅子早已座无虚席,站着观赛的市民也围了一圈又一圈。大家为精彩的传球射门欢呼,也为错失良机而感到遗憾,“第二现场”观众们热情高涨。“每个比赛日我都会带着一家人来这儿看球,跟大家一起感受热烈的氛围。”市民张先生笑着说。
不止如此,墟沟街道还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措施,致力于扩大苏超影响力,积极筹备“阅读+苏超”“非遗+苏超”的文化市集,将足球赛事打造成全民参与的文明实践舞台。
文化夜市:烟火里的文创新生
夜晚的灯火纷纷点亮,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市集”在嘉瑞宝商业广场热闹开市。晶莹剔透的“海胆小夜灯”、各色贝壳精心拼贴的“贝壳装饰画”、小巧精致的“海螺口哨”等文创产品广受青睐,点亮独属于港城人的文化印记;非遗互动体验区也备受欢迎,市民们亲身体验非遗技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一张张笑脸与夏夜星光交织,文化夜市正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我想立足连云港特色海洋产品,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创品牌。”“悟空拾贝”贝壳文创品牌创始人夏心雷说。
晚间课堂:夜色中的知识灯火
夜色中的墟沟,不只有璀璨灯火,还有持续迸发的学习热情。墟沟街道院前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时光书苑携手打造晚间阅读课堂,为孩子们点亮一盏知识的明灯。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经典名著、探索科学奥秘、分享阅读心得;互动式的教学中,既有深入浅出的讲解,又有生动热烈的讨论,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收获成长。一位来接孩子下课的家长望着教室里专注的身影,欣慰地说:“这个课程太有意义了,能让孩子把晚上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好好利用起来,多读好书,开阔眼界。”阅读课堂上还倡导学生们读正版书、学版权法、护文化根,用这盏夜晚的明灯,照亮孩子们的阅读成长之路。
茉莉花开:文化惠民直通基层
自“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驶入基层以来,为墟沟街道注入了蓬勃的文化活力。在嘉瑞宝商业广场,市淮海剧团倾情演绎的音乐儿童剧《寻找花果山》成为夏夜一道文化风景。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和富有感染力的台词,塑造了穿越时空追寻绿色家园的“孙小空”形象。这部融合环保理念与传统文化的创意之作,通过妙趣横生的冒险故事,将团结、勇气与生态保护的深刻主题娓娓道来,为现场小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寓教于乐的视听盛宴。依托“七进”活动,墟沟街道百姓大舞台更加热闹,演员们用优美的歌声和生动的表演,为居民朋友们带来一场文艺盛宴,不仅丰富群众的夏夜文化生活,更让文化惠民工程真正成为连接群众心灵的桥梁。
理论宣讲:红色基因照见时代担当
“先生,我来自百年后的连云港,是一名基层工作者。”随着“墟心学”理论宣讲团成员章芹的深情应答,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展开。情景再现中,李大钊的追问与青年的赤诚交织,将观众带回五四运动的风云岁月;镜头切换,章芹讲述着自己调解邻里纠纷、帮扶独居老人的日常,“基层工作就像绣花,要把为民服务的针脚缝得又密又实。”当她以 “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的铿锵誓言收尾时,全场掌声雷动。这场“新思想 我来讲”宣讲,没有空洞说教,只有历史与现实的碰撞,让“赶考路上有我们”的信念,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从体育赛场的激情呐喊到文化市集的创意涌动,从课堂书桌的书香氤氲到理论宣讲的思想共鸣,墟沟街道的夏夜因文明实践而愈发璀璨。接下来,墟沟街道将继续探索文明实践融合模式,让更多星夜场景被点亮,让群众在参与中收获幸福,让文明新风在港城的夜色中持续吹拂。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