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高公岛街道柳河村:解锁乡村振兴活力密码 蝶变幸福小渔村


(通讯员 朱开纤)近年来,连云区高公岛街道柳河村以建设产业兴旺、治理有序的幸福家园为目标,致力于打造生活红火的乡村典范。从五治融合的治理创新,到银发阵地的温暖守护,再到月度晾晒的实干机制,柳河村正通过一系列鲜活实践,逐步解锁乡村振兴的活力密码。


  深化五治融合,绘就乡村治理新图景。村里搭起“渔村夜话”“村民议事日”平台,每月聚在一起唠家常、谋发展,200多盏路灯、河底硬化等民生工程就在这商量中落地,张大爷直感慨“村子越住越敞亮”。划分责任网格后,工作人员每周3次上门当“全能帮手”,从取药修家电到交水电费,千余件琐事不出门就能办妥。紫菜加工产业带火60户农家,“清风柳舍”民宿项目步步完善。请来律师用大白话普法,村里矛盾减少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月办活动,70户文明家庭成标杆,文明风吹得村子精气神十足。


  构筑银发家园,老有所依化作温馨日常。针对柳河村村民老龄化达36%现状,村里把养老活动室改造成“全能乐园”:棋牌室里牌友切磋,儿童区里祖孙同乐,阅览室的200多本实用书成了“香饽饽”。工作人员值班打扫还每天多留半小时“唠嗑”:帮赵奶奶调手机音量、给孙大爷清门前落叶,300多件“小麻烦”不过夜。老人们也闲不住:王奶奶当起图书管理员,牌友们组成“文明监督队”,看见乱扔垃圾就提醒,哪家闹别扭就去劝和,真正活出了“老有所为”的滋味。


  施行每月一晒,实干机制跑出加速度。柳河村推行“一月一报”,每月亮实绩、找问题。会议上,有人携带了详尽的林下经济账目报告,另一位则展示了海岸巡查的19次详实记录;针对文化旅游项目讨论出六项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涵盖了开发研学旅行套餐和推出联票等全面规划。在6月的会议中,针对垃圾车清理效率低下的问题,立即采取了“调整路线、加强沟通”的整改措施,确保问题能够在当月得到解决。村支书胡海军说:“这就像照镜子,干得好不好,数据说了算。”机制跑起来后,村里办事效率大大提升。


  未来,柳河村将继续锚定“蝶变幸福家园”目标,持续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深化五治融合治理模式,拓展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为老服务体系,完善月度晾晒机制,让政策红利进一步惠及全体村民,解锁更多乡村振兴活力“新密码”。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