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华)十指生华彩,一城“甲”天下。
近年来,闻名天下的“水晶之城”东海县,因穿戴甲产业火爆出圈。
去年,该县销售穿戴甲1.5亿副、销售额80多亿元,占据全国70%的市场份额。“指尖上的革命”,让这座人口百万的苏北县城缔造出现象级的“美丽经济”神话。
但是,拂去神话的耀眼光环,许多穿戴甲企业主也有自己的烦忧,他们普遍表露出对于结构性人才缺失的现实无奈与无比渴望。
人才紧缺制约产业发展
2021年春节过后,“艺禾美妆”开业。这是东海县第一家穿戴甲线下店,此后,它像星星之火,引燃了东海穿戴甲爆火的燎原之势。4年时间飞速发展,主打大众消费的“艺禾美妆”如今在东海县穿戴甲一条街上就有10家分店,每日销售穿戴甲1万多副。
生意越做越大,“艺禾美妆”销售经理郑军伟却常因为招不到娴熟的美甲师而发愁。“我们追求销量,所以美甲师是多多益善。”他介绍,公司在东海已有近80个代加工点、2000多名美甲师,仍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与郑军伟的烦恼不同,主打生产高端原创甲片的“图婳美甲”老板韩秋晨则表示:“我们急缺高端设计师。”他为了招揽人才,跑了不少美术学院,但是大的美院毕业生对穿戴甲行业看不上,小的美院毕业生又看不上县城。在谈到人才这个问题时,韩秋晨有一肚子话要说:“不得已,我们在只有两名固定设计师的基础上,又面向全国招了50名兼职设计师,平时在线上交流。”
随着穿戴甲行业的繁荣,跨境电商主播也成了香饽饽。“我们目前有40多名外语主播,还缺100多个。”“晶易易”公司老板陈智介绍,他计划在东海保税仓库开设50间穿戴甲跨境电商直播间,每个直播间配三四个主播,人才缺口很大。
紧缺的三种类型穿戴甲人才,代表了穿戴甲产业链上具有代表性的头部企业的不同需求。“东海县的区位、财政实力、人才引进政策都不够吸引人,所以即便有些公司给的薪酬比较高,也难如愿。”东海县穿戴甲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曲线救国”并非长久之计
目前,东海县穿戴甲上下游产业链已吸纳5万人就业,其中大部分是美甲师,城乡留守妇女尤其是“宝妈”们是中坚力量,再加上东海县民营经济兴盛,水晶等产业已经吸纳很多女工就业,所以年轻女工所剩不多。
这样一来,主打“手工制作”的东海穿戴甲产业就面临着美甲师稀缺的问题,尤其是秋冬季到春节这段时间,穿戴甲销量大增,美甲师更显紧缺。为此,包括“艺禾美妆”在内的一些企业,到周边县区设立代工点。但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外地女工的产品返工率较高,时间一长,一些外地加工点就干不下去了。
“图婳美甲”则选择了另外一种“曲线救国”模式。公司在大城市遴选了50多名兼职设计师,他们不用来东海县上班,只要把设计出来的款式传给“图婳美甲”即可。虽然这能解决“一时之急”,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种松散式的合作也难满足公司持续更新款式的长远需求。
“我们是更倾向于待遇留人、感情留人。”陈智介绍,为了招人,“晶易易”公司开出了比杭州、南京还要优厚的待遇,对本科以上学历且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的,底薪就是6000元,再加提成,月薪轻松过万元。而对于拥有英语专八证书、硕士学力或熟悉小语种的,底薪提高到8000元以上。他们还在大城市设立分公司,为应聘者缴纳当地社保,然后再外派到东海县来直播卖货。
人才短板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许多企业主期盼,能否为发展穿戴甲产业量身定制一些人才政策,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兑现效率,提升政策获得感。
政府民间齐发力共解发展必答题
三种紧缺人才,三道发展必答题,需要政府民间齐发力、多措并举辩证施策。
东海县人社局就业处负责人吴步都表示,去年东海县先后邀请资深产业链开发和企业管理培训专家邓宝山、“中国美甲教父”郑建勋来东海讲授穿戴甲行业系统竞争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课、穿戴甲高技能人才研修课,培训穿戴甲企业老板120人、美甲师80人。还将穿戴甲制作列为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重点开发项目,从重点企业和东海县中专学校遴选5名技能人才,组成一支技术资源开发专家团队,并研发出穿戴甲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及5套题库,形成了穿戴甲“技能等级+专项能力+合格证”评价体系。
为了鼓励社会机构参与穿戴甲行业培训,该县人社局又出台了一项“培训新政”: 对美甲师技能等级培训按初级500元/人、中级1000元/人、高级1500元/人、技师2000元/人、高级技师3000元/人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对穿戴甲专项能力培训给予800元/人补贴;对穿戴甲创业培训给予1000元/人补贴。另外,对穿戴甲企业吸纳就业见习的,按不低于4000元/人给予企业就业见习补贴,并在第六届“晶工巧匠杯”职业技能竞赛中将美甲师列入比赛单元,为成绩合格者发放美甲师高级技能等级证书和相应补贴。据统计,今年以来共发放穿戴甲行业人员职业培训补贴30万元。
这一“培训新政”激发了民间有识之士的积极性。第一个带头进驻穿戴甲展销体验中心的“黛瑞森”公司老板李轩就对开展穿戴甲行业培训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已向人社部门递交开办培训学校申报表。
“我就是想利用公司现有的设计师资源,让更多的美甲师掌握高端制作技艺,成长为高端设计师。”李轩介绍。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