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公布了!“山海连云”奏响创意畅想曲

近日

连云港“山海连云”入选

第十二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的

专项合作赛道


该项大赛以好房子 好街区为竞赛主题,秉持命题开放、真题实做、规模不限的原则,鼓励参赛者提交具有创意性、预见性、先锋性并兼具落地性的设计方案。

创作内容可为建筑、市政设施、公共空间、景观及公共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单项或综合设计。创作内容建议方向包括但不限于:贯彻落实“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好房子建设要求,开展住宅住区及邻近公共空间设计;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空间的期待,对生活街区、商业街区、科创街区、文化街区、创意园区等不同主题的街区开展综合设计,以及街区范畴内的既有建筑或低效空间更新改造设计、市政设施功能复合设计,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慢行系统、公共空间、城市家具等专项设计。

大赛设职业组和学生组。参赛者可为个人或团队,鼓励跨界联创、众创设计,鼓励设计团队联合实施主体、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赛。

根据大赛组委会的工作部署,特制定如下设计任务书。

图片


图片





01

项目概况


连云港“山海连云”专项赛道以连岛东山片区及连云老街为设计对象,面积约114公顷。赛道围绕特色街巷和民居(院落)改造、街区公共配套设施完善提升、滨海岸线景观塑造、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交通组织优化及配套设施提升等发展诉求,发布专项赛道创作要求。

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政府、连云港市连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连云港港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该赛道合作方。

连岛东山片区
连云老街片区




02

推荐选题

1.连岛东山片区

选题1:后山民宿建筑群

后山民宿建筑群东临连岛大沙湾浴场景区,西侧沿路而下即为渔港码头,现有原住居民及自建房屋约90户,多数民宿由当地渔民自建房自发改造而成,建筑风格多样,但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街巷路网杂乱等问题。

鼓励参赛者深入挖掘滨海渔村文化内涵,结合商业运营与文旅发展需求:优化道路街巷布局,完善公共商业服务设施、公用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集中停车场和垃圾收集设施,提升片区整体设施水平;对民宿建筑进行更新改造,注重保留地方特色与文化元素,提升建筑品质与形象,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民宿集群;结合海边礁石和浴场景区资源,打造美观、整洁、舒适的景观环境,建设亲海微型交通系统及海边游览小路,提升游客的亲海体验。

后山民宿建筑群


选题 1-1:山地聚落建筑群

山地聚落建筑群位于庙后湾路以南,现状约有40栋民房沿山脚而上,整体高差较大,山上民房多为独立院落,并大多具有良好的观景视野。鼓励参赛者立足现状,以“山地聚落”为主题,对街巷空间、建筑风貌、景观环境、公共空间和视线廊道等进行综合式专项设计,将该区域打造成以民宿、特色商业及山地游览为主的景点,彰显滨海渔村风貌特色。

山地聚落建筑群


选题 1-2:通海巷道

通海巷道位于庙后湾路以北民宿聚集区内,现状是片区通往滨海的一条主要通道,宽度为4—6米,两侧建筑风貌杂乱,空间环境品质有待提升。鼓励参赛者立足现状,挖掘和提炼渔村自然、人文要素符号及乡土建筑特色,对街巷空间、建筑风貌、景观环境、公共空间和视线廊道等进行综合性设计,形成连续、富有变化的公共空间界面。

通海巷道


选题 1-3:滨海活力节点

滨海活力节点单元位于西连岛东山片区滨海处,场地紧邻礁石岸线与大海,现状有一栋居民自建房与部分闲置用地,整体环境品质有待提升。鼓励参赛者在保护滨海礁石岸线的前提下,结合地形高差,合理确定建筑业态与功能,设计建造公共建筑与观海平台。同时,结合滨海景观设计,打造独具魅力的滨海活力节点空间,并合理设计滨海栈道,营造舒适的滨海漫步体验。

滨海活力节点


选题 1-4:宅前菜园

宅前菜园单元紧邻西连岛东山片区主要巷道,现状是居民菜园,场地高差较大且呈台地分布,环境品质有待提升。鼓励参赛者充分尊重场地高差,结合现状民宅的进出通道,依托现有台地布局,适当增加游客活动空间;保留部分种植功能,设计不同季节种植引导方案,充分发挥不同季节农作物景观观赏价值,打造特色节点空间。同时,统筹考虑整体空间设计,对周边民宅提出风貌协调设计方案,使其建筑风貌与宅前菜园景观环境相协调。

宅前菜园


选题 1-5:街边口袋公园

街边口袋公园位于西连岛东山片区中部,紧邻庙后湾路,现状为闲置用地。场地高差较大,周边为居民自发建设运营的民宿。鼓励参赛者立足场地现状,有效应对高差等挑战,塑造适于游客与村民活动、观海及体验滨海风景的空间场所。可结合整体空间设计,适度设置公共厕所、驿站等服务设施,并充分运用自然材料、乡土铺装、传统元素或特色小品,以展示和彰显渔村乡土文化与传统特色。

街边口袋公园

选题2:二十一世纪度假村

二十一世纪度假村是一处老旧住宅片区项目,多数为小户型的度假公寓,建于2008年前后。项目内部道路及绿化破损严重,小区内违规圈地情况较多,停车位、交通组织等杂乱情况普遍。鼓励参赛者通过设计修复园内道路及绿化,提升小区环境和秩序,优化建筑功能布局,满足游客对高品质度假环境的需求;合理规划停车位,优化交通组织,提升小区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小区内的公共配套设施,如公共商业、休闲娱乐设施等,提升游客和居民的生活体验。

二十一世纪度假村

选题3:连岛安置小区

连岛安置小区为2013年建成,西侧紧邻连岛渔港码头,小区为多层及小高层建筑,但建筑常年受海风腐蚀,特别是房屋防水和建筑外立面破损最为严重。鼓励参赛者通过设计对建筑进行维护和更新改造,修复房屋防水和建筑外立面,提升小区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社区功能布局,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如广场、公园、休闲步道等,满足居民和游客的休闲娱乐需求;采用生态友好的绿化设计,增加绿化面积,提升空气质量,同时打造具有观赏价值的绿化景观,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

连岛安置小区

2.连云老街片区

选题 4:云海观日北侧建筑群

云海观日北侧建筑群紧邻连云老街主街云台路入口,现状以居住功能为主,建筑群依山而建,大部分为独栋低层合院住宅,景观视野较好,部分保留了当地石墙红瓦的特色风貌。鼓励参赛者在保留片区街巷肌理与风貌特色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设计手法,塑造多元场景,充分考虑居民安置与后期运营,植入商业、休闲、民宿等新业态功能,盘活整个片区。

云海观日北侧建筑群

选题5:西山片区建筑群

西山片区建筑群位于云台路西侧,现状分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及历史建筑4处,其余多为多层住宅。片区靠近山体一侧为传统合院住宅,台地院落依山而建、层层递退,保留完整,且多具有良好的观景视野。鼓励参赛者在保留片区街巷肌理与风貌特色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居民安置、后期运营策划,融合现代设计手法,通过引入商业业态、休闲民宿等新功能,提出老旧小区改造与山地合院整治改造的综合设计方案。

西山片区建筑群

选题6:李家涧-卫民巷街巷

李家涧巷目前连接临海路与胜利路,街巷两端连接大兴报关行与上海大旅社旧址,靠近胜利路一侧设有百步天梯台阶;卫民巷连接中山东路与李家涧巷,是通往连云老街内部的主要巷道。街巷宽度在3—4米,两侧建筑风貌杂乱,与街道整体风貌不协调。鼓励参赛者立足街巷现状,对街巷空间、建筑风貌、景观环境、公共空间和视线廊道等进行综合性设计,探索引入特色文化元素、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对李家涧巷百步天梯进行艺术化改造,塑造特色节点。

李家涧-卫民巷

选题7:老街街巷路网优化

连云老街作为山海交汇处的历史文化街区,集商业、休闲、生活及服务等于一体,面临人车混行、停车无序、节假日拥堵、慢行空间与停车设施不足等问题,亟需优化交通组织,打造“畅通、安全、人文、智慧”的街区交通环境。鼓励参赛者系统梳理现状交通问题,在尊重传统街巷肌理的前提下,针对关键区域与节点制定交通组织优化方案,挖掘闲置空间,补充市政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塑造与山海风貌、民国建筑肌理有机融合的特色街巷路网空间。

连云老街街巷空间

选题8:果城里建筑群

果城里建筑群位于连云老街胜利社区果城里巷1-23号,始建于1930年代。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由4座院落组成。每幢建筑面阔20.2米,径深34.4米,上下各六间,设有木质外走廊和外楼梯,是一组典型的中西合璧式民居建筑群。其于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为“十大新发现”,并于2011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鼓励参赛者深入挖掘并展示建筑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合理植入新业态;恢复传统里弄格局及其周边的交通与街巷空间环境;在修缮加固建筑本体时,注重保留时代特征元素。

果城里建筑群

选题9:中山农贸市场

中山农贸市场位于连云老街胜利路与卫民巷交叉口附近,占地面积约4800平方米,为单层大跨度钢结构建筑,建筑面积约1450平方米,建筑高度约8米。目前,该建筑作为农贸市场使用,存在业态低端、风貌欠佳的问题。鼓励参赛者在遵循周边街区肌理与现状街区尺度的前提下,充分考量片区居民对高品质生活配套设施的需求,同时兼顾为外来游客提供高品质特色服务,在保留现有农贸市场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策划增加社区服务与休闲服务功能,形成既传承历史文化记忆,又能提升街区功能品质的创意设计方案,为街巷空间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山农贸市场




03

专项奖励


1️⃣ 大赛组委会设“紫金奖”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以及专项合作赛道奖项若干名。

2️⃣ 专项合作赛道奖与其他奖项可叠加。

3️⃣ 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政府、连云港市连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连云港港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本赛事合作方,拟在获奖作品落地转化给予每项3-5万元奖励。同等条件下,优先遴选优秀作品参赛团队开展商业合作。





04

设计单元图纸使用承诺书及下载网址


1️⃣ 使用须知:参赛人员获取资料前须签订“专项赛道资料使用承诺书”,承诺合法合规使用本次大赛主办方提供的专项赛道材料。

2️⃣ 赛道提供各设计单元的图件资料,请有兴趣的参赛者扫码下方二维码自行下载。



3️⃣ 有其他疑问请发送邮件至官方邮箱:

iarchis@5dscape.cn



05

联系方式


1️⃣ 连云老街片区联系人:洪亮(13337861000); 西连岛东山片区联系人:王红阳(15950755985)

2️⃣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主办方联系人:宗小睿(025-51868249)

3️⃣ QQ技术答疑群:991425073



06

有关事项


1️⃣ 专项合作赛道赛程与评审要求,参照第十二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竞赛公告。

2️⃣ 主办方对竞赛规则具有最终解释权。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