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绿,万物复苏。在这个暖阳倾洒的春日,石桥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小农夫”们踏上开往春天的校车。此次前往石桥小学劳动基地——耕学小院,孩子们将用双脚丈量土地,在劳作中书写春日诗行。 下午13:50,石桥中心小学的学子们怀揣期待,整齐列队乘车前往劳动基地。在老师带领下,同学们列队入场,正式开启“耕学小院”的春日实践之旅。 级部主任杨广东结合场地特点,细致讲解安全规范与活动要求,为实践体验筑牢第一道防线。 活动现场,班主任化身“田间导师”,引导学生分组开展特色劳动。 生态守护者小队穿梭在田间地头,细致清理碎石杂物,用行动诠释“守护耕地,人人有责”。 绿色园丁组提着水桶穿梭在花圃间,为草木送去春日甘霖,以银剪作笔,在春风里勾勒草木的仪态。 农事小能手在菜畦间挥锹翻土、播种菜苗,将课堂所学的"二十四节气"知识转化为真实的耕作体验。 传统文化组围着石碾跃跃欲试,在协同推碾的过程中体会传统农耕智慧,汗珠与笑声交织成最生动的劳动课堂。 最令孩子们兴奋的是“认识中草药和野菜”环节。他们蹲身田间地埂,观察蛤蟆草、蒲公英、紫花地丁、苦菜的形态,用放大镜捕捉叶片纹理,将《本草纲目》里的植物知识与自然实物一一对应。 同学们兴致盎然地参观劳动社团,欣赏在春风中舒展嫩叶的多肉植物,或用小锤体会钉线画制作的技巧。少年们的脸颊熠熠闪光,那是土地馈赠的最质朴的快乐。 劳动间隙,孩子们围坐在草坪上分享收获:“原来推碾子需要团队配合!”“我记住了野菜的辨别方法,回家可以教弟弟!”稚嫩的话语中洋溢着对劳动的热爱与自豪。 此次活动不仅是劳动技能的实践场,更成为连接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石桥中心小学将持续深化“耕读教育”特色课程,通过季节性劳作、传统农具体验等多元化活动,让学生在泥土芬芳中汲取成长养分,让“劳动最光荣”的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