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高 任祎 通讯员 任建)“灌云县始建于哪一年”?“为什么叫灌云县”?“大伊山为什么被称为淮北平川第一神山”?“灌云为什么有中国名厨之乡的美誉”?“最早的海州城在哪里”?随着灌云县实验小学老师的提问,近70名灌云实验小学的苍梧晚报小记者纷纷举手抢答。这是3月29日上午在灌云博物馆报告厅聆听完“铭记灌云光辉历史”讲座后有奖竞答的精彩场面。
建县于1912年的灌云县因南邻灌河、北依云台而得名,数千年来灌云的古圣先民们用勤劳、勇敢、睿智和坚韧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从小激发孩子们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3月29日上午,连云港日报社灌云记者站联合灌云农商银行、灌云县实验小学组织近70名苍梧晚报小记者走进灌云博物馆,特邀著名文史专家,博物馆原馆长、副教授邹平彦为小记者作了《我骄傲 我是灌云人》的历史知识讲座。
邹平彦分别从“百年灌云起苍黄”“清风岭上历史长”“圣名三山远名扬”“日月齐飞照二郎”“海州城上龙苴王”五个方面具体而又详实的为小记者们讲解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6500年前的石棺墓遗址不仅是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出土的文物证明灌云的先民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小麦的人,不仅如此,史料研究还发现山东烟台、临沂的部分文明有可能是从灌云大地上迁徙过去的。连云港历史上最早的盐场并不是现在的几大盐场,而是在灌云县原来的伊芦乡。
不仅如此,灌云县还是神话传说的摇篮,西游记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和二郎神杨戬在地域上在当时都属于灌云县。除此之外大伊山为什么有淮北平川第一神山的称谓是有历史渊源的,据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大伊山山神是国家钦定的7座官方祭祀的山神之一。南宋抗金期间,大伊山神曾经显圣救过一名叫做葛万的人。
那么灌云为什么有“中国名厨之乡”的美誉呢?面对小记者的提问,邹平彦说那是因为夏末商初的开国元勋伊尹小时候被厨师收养,他不仅深谙治国之道,也精通烹调技艺,可以说伊尹是厨坛鼻祖,他晚年就隐居在灌云境内的伊庐山,言传身教加之耳濡目染,灌云的古圣先民们自然对烹调技术是精益求精,日臻化境了。
灌云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辛亥革命中,下车人董开基血战浦口,英勇就义,江问渔、陈百川等迅速吹响了民主、共和、独立的号角;五四时期,新思潮席卷灌云大地,革命斗争更是风起云涌。1929年初中共灌云县委成立后,领导灌云大地上的人民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邹平彦说,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但历史不能忘记,我们要永远铭记那些在灌云大地上演绎革命史诗的英雄和前辈,传承他们在民族存亡、祖国危难之际勇于牺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