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兵 通讯员 山海 周艺玮)“太感谢人社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资源平台,我们平时在企业里学习培训机会很少,现在好了,能与市职校老师合作,半个月时间就解决了这两年来遇到的难题。”近日,家住海州区浦西街道同和社区的张先生高兴地说。今年以来,浦西街道人社服务中心把建强产业人才队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产业聚才、特色育才、环境留才,全力画好“三张图”(人才竞争图、平台吸附图、服务辐射图),有效助推二、三产业提档升级,为辖区经济发展点燃“新引擎”。
聚焦产业聚才 画好“人才竞争图”
要想谋发展,必须聚人才。浦西街道人社中心坚持把“人才竞争图”关口前移,提前分析本地企业人才供给评估的优劣势,通过“面对面、谈一谈、帮一帮”形式,邀请相关院校领导老师、优秀学生赴当地企业实地参观,为院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架起院校与企业沟通合作共赢金桥。
“我们开展重点用工单位高层次人才全覆盖行动,排摸梳理匹配清单、招引清单、晋升清单、测评清单等四张清单,精准开展‘一链一策’‘一企一档’订单式引才。”浦西街道人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校企双聘共享”引才模式,以“街道搭桥、企业出题、人才领衔、院校解题”为路径,现已引进高层次人才5名,并对接企业与院校双需求,采取“项目+人才”打包引进,组织专家人才与企业开展技术项目合作2项,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特色育才 画好“平台吸附图”
浦西街道人社服务中心将人才培育与产业平台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才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作用。通过绘制等次评价“五色图”,对街区级企业工作进行晾晒,评价为“好”的作经验分享,评价为“差”的作问题复盘。同时,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实验室等“一室多校”建立体系化合作关系,建立科技人才合作中心、创新实践基地等育才平台,帮助本土院校开展“校企互帮双进”活动,引导4名企业技术骨干和高校科研人才交互学习共进。
“引导鼓励区域内产业抱团育才,立足特色产业优势,开展装备制造业、文旅业、服务业等企业为主体,以职业(技工)院校为基础,组建产业技能人才培育共同体,联合建设产业学校、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实训基地。”浦西街道人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环境留才 画好“服务辐射图”
浦西街道人社服务中心引导企业家与人才专家“结对子”“交朋友”,收集办理各类人才诉求12条,围绕项目和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针对性推出人才安居、文旅、交友等四大类优享工程,营造“来我街、才无忧”的服务环境。
考虑到辖区有高铁站、汽车站等交通优势,街道人社服务中心以“高铁温度”换来“人才热度”,做精“浦西人才计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聚焦企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企业人才和技术需求清单5项,通过“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场招聘会,搭建企业用人和劳动者择业“双选”平台,目前已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260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20人。
此外,浦西街道人社服务中心全面摸清大龄、残疾、低收入、城镇“零就业”家庭等重点对象情况,建立基础台账,鼓励企业吸纳和扶持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已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人,已申报创业补贴8人,努力做到“居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好局面。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