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李埝乡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事

【连网】  挖水沟、铺水管、回填土、垒沉淀池……

4月27日一大早,在江苏省东海县李埝乡沃子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小向便带领村“两委”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热心群众撸起袖子、拿起铁锹,在村主干道排水工程施工现场忙了起来。

“党史学习教育,不仅是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让咱提高了境界。不为群众办实事,那还叫啥带头人?”

加大村人居环境整治,对村里几条主干道进行提升改造、亮化,先让沃子村“变个样”。为美化环境,方便群众,这是李小向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个目标。

当下,在革命老区李埝乡,随着红色资源的“红起来”,学习教育“实起来”,党员干部思想境界“高起来”。

丰富红色故事让红色资源“红起来”

李埝乡是一片充满光荣革命斗争历史的红色热土。从1941年冬天,时任《鲁南时报》总编辑的著名军旅作家白刃随军在李埝一带活动,他往返李埝、恰恰等村进行实地采访期间,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写下了迄今为止,苏北鲁南地区发现的唯一一部写于抗战时期的最长叙事长诗;到东海县第一个档案馆在该乡邵家村的建立,革命之火迅速在李埝及周边地区形成燎原之势;再到抗日战争时期,李埝党组织在斗争中不断壮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李埝留下了许多红色符号。

李埝乡以红色资源所承载的爱国主义革命历史、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事迹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内涵为依托,按照尊重历史、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公众参与的原则,打造出“石寨村史馆”红色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的集群品牌效应。以此为本,该乡加强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和研究阐释,积极探索推进建设红色旅游、创作红色革命文化书画、数字化展示红色革命历史等为一体的红色旅游教育、旅游精品线路。

挖掘红色资源,缅怀先烈事迹,丰富红色故事。在李埝乡,红色文化学习正酣。

 传承红色基因让思想境界“高起来”

4月份,李埝乡组织部分机关干部、群众、学生200余人先后来到“安峰山烈士陵园”、“磨山烈士陵园”、“小埠子烈士陵园”参观学习,共同回顾那段难忘的革命岁月。

“实事求是,以民为本。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老一辈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时刻铭记。”李埝乡党委宣传委员徐强在日记上记下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为进一步擦亮李埝乡革命老区的鲜红底色,该乡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学生、村党支部书记等,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历史、重温初心”等活动,广泛开展红色教育体验活动。同时,该乡的乡直机关党员干部带头,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组,通过“红色党史进校园”“红色读书会”“同心接力绣党旗,万民献礼感党恩”等活动,讲党史故事,讲革命先烈、英雄模范、“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扎实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和老一辈革命家为国为民崇高情怀的宣讲活动,让党员干部提升思想境界,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汲取红色力量让效果“实起来”

该乡石寨村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边学边做,建成村民休闲广场一处,让村民们有了娱乐、健身的地方。村道两旁安装了路灯,栽植了雪松、海棠等绿化树木。

“俺村的小广场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都有外村群众来游玩、拍抖音,俺们村越来越美,日子也越过越有味儿了。”谈到村里的变化,村民张可军满脸欢喜。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李埝乡注重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广开渠道收集群众意见诉求,及时分类汇总梳理,形成群众需求清单,并引导全乡党员干部每月至少认领一个“微心愿”、领办一项民生实事,同时建设一批24小时“不打烊”的党群服务站点,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企业基层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事,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我们不仅要讲好李埝红色故事,更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激发出来的信念和激情,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努力推动李埝高质量发展持续走在全县前列。”李埝乡委书记韦自彪表示。(通讯员 陈达 徐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