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纪念馆背后有位优秀馆长

【连网】早在1986年8月,第一届全国《镜花缘》学术研讨会在灌云举行,时属灌云的板浦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为了怀念带给板浦无上荣耀的文坛巨匠李汝珍,板浦的父老乡亲于1991年7月在李汝珍故居的基础上,建设“李汝珍纪念馆”,至1992年9月纪念馆竣工并对外开放。此后,全国第二届和第三届《镜花缘》学术研讨会又相继在这里举办。1993年3月16日,纪念馆被公布为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又进行了提档升级。如今,《镜花缘》研究成了古镇板浦一张享誉国内的文化名片,也让世界各地的读者、学者知道了李汝珍,知道了李汝珍的第二故乡板浦。然而,为了纪念馆的建设与发展,李汝珍纪念馆馆长杨光玉先生倾注了一生,洒下了多少汗水、花费了多少心血,只有纪念馆的一草一木才能记得住。

cw24a08a

(一)

1992年,李汝珍纪念馆刚刚建成并对外开放。当时,刚刚从江苏省出版学校毕业的杨光玉被安排到这里工作。选择,就意味着责任!这一选择注定了这位年轻人将与一位古人进行跨越时空的相伴相随,将在古典文学名著《镜花缘》营造的文化海洋中遨游,将在板浦这片文化沃壤中徜徉,将在这个刚刚起步的“李汝珍故居”里耕耘,也将杨光玉一生的责任与默守中国文化系在了一起。

初到这里,杨光玉对纪念馆的一草一木、李汝珍的生平及其《镜花缘》都充满了好奇。虽然他在学校的时候断断续续读过《镜花缘》,对李汝珍和《镜花缘》略有了解,但是这与一个专题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杨光玉反复阅读《镜花缘》,甚至他将各种版本的《镜花缘》仔细研读了数十遍,将能找到的《镜花缘》以及关于李汝珍的资料统统进行阅读、耙梳,在字里行间寻找李汝珍“求学问道”的蛛丝马迹,将李汝珍及其与板浦文化人的交游进行梳理,让纪念馆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李汝珍。

为此,他遍访地方文化名人、请教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在板浦,就有一位板浦文化学者姚祥麟先生,他成了杨光玉的“恩师”和“偶像”,到今天,姚祥麟先生还记得杨光玉的每一次请教、每一次的彻夜长谈,每一次为纪念馆改造提升建设他们共同切磋的情景。姚老告诉我们“小杨特别勤奋、好学,人也特别谦虚,做学问很严谨,做事扎扎实实”。

如今,作为李汝珍纪念馆馆长,杨光玉已在这里工作了28个年头,28年的努力与汗水,浇筑出李汝珍纪念馆的新面貌;28年的坚守,换来纪念馆越来越完善、板浦文化越来越集聚,使得纪念馆成为板浦文化的一座宝库。这是板浦文化之福,这是中国文化之福,诚如杨光玉在省出版学校的同学所说:“我知道,这福是用他的坚守换来的,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穿越时光的灵魂交接,因为李汝珍,有了杨光玉。庆幸,总有一些人,在默默地守卫着中国的古老文化,在为文化的传播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些人,不为名不为利,一个人,守候着春夏秋冬,一个人,陪伴着花开花落。”

cw24a08b

毕业二十多年后,出版学校的同学们来到板浦,看望这位默默坚守的同学杨光玉,有的同学已经认不出杨光玉了,“在我印象中那个默默寡言的少年也已有了白发,前额因为动了手术而显得特别突出”“当年不善言谈的他,谈起李汝珍,谈起这座纪念馆,谈起他陪着他走过的这二十多年,便滔滔不绝,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二)

李汝珍纪念馆的每一块砖、每一株草、每一棵树、每一个角落,都凝聚着杨光玉的心血,28年的时光,在这小小的镇上、小小的纪念馆里,始终只有他一个人。又有谁能守得住二十多年的寂寞,耗费二十多年的青春?谈起他的这份坚守,杨光玉说,当你流连其间,静静地看,静静地思索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一幅久远的历史画面正徐徐展现在眼前。正是这醇厚的历史文化的感召,正是这一份守卫历史文化的责任,让杨光玉坚定地承担起板浦历史文化,特别是《镜花缘》文化的守护与传承。

杨光玉一头扎进李汝珍和《镜花缘》文化研究之后,他猛然发现,这一领域可谓博大精深,自己在出版学校所学并没有涉及于此,幸好出版学校开设“中国古代文选”课程,且有“古代典籍编辑出版印制”方面的学习和实践课程,这为他自学打下了坚实基础,他开始向新的领域艰难进发,报考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自学考试,并顺利地通过了自学考试,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证书,同时,他在李汝珍资料梳理和《镜花缘》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cw24a08c

经过长期的学习、研究、积淀,杨光玉在李汝珍、《镜花缘》研究和地方历史文化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他多次受邀参加学术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他总是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纪念馆工作实践,从有别于学院派学者的角度发表了关于李汝珍和《镜花缘》研究的心得,特别是对文化资源的整理、保护及为当下社会服务的现实问题的看法,令人耳目一新,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杨光玉的《馆藏文化资源的利用与思考》论文参加“全国第六届《镜花缘》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引起与会专家学者高度关注。他在《连云港师专学报》上发表的《文人经商的典型———〈镜花缘〉林之洋形象刍议》一文中,认为《镜花缘中》刻画的林之洋这一人物形象,作为文人经商的典型,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指出了虽然今天的文人经商与李汝珍所倡导的文人经商已截然不同,但李汝珍所倡导的文人经商之道仍不失其启迪和借鉴意义。他在文中还呼吁,学界应对林之洋这一人物再挖掘、再认识,对于《镜花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学术论文《镜花水月盐结缘———板浦盐文化与〈镜花缘〉探究》学术论文,从“盐文化载体和主体支撑”“盐文化积淀产生古典名著《镜花缘》”“板浦盐文化积淀的杰出代表作品”“研究板浦盐文化外延”几个方面考察认为,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的板浦淮盐文化积淀孕育了《镜花缘》,在研究板浦文化外延的基础上指出,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历史中一部极具风采的文学作品,《镜花缘》有高于作者同时期小说的思想内涵与文学价值,以富于幻想和善于讽刺的艺术特色而独树一帜。

如今,凭着多年的努力自学,杨光玉成为连云港市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在担任李汝珍纪念馆馆长的同时,还兼任连云港市镜花缘研究会副秘书长、连云港市镜花缘文化产业促进会常务理事,连云港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民俗学会会员。

(三)

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让自己的学养与李汝珍纪念馆的职能实现了匹配,杨光玉做到了。不仅如此,作为李汝珍纪念馆馆长,他既要为纪念馆的建设、“护理”负责,更要注重纪念馆的内涵建设。为此,日常的开放讲解、馆藏资料整理、纪念馆藏品资料的征集、挖掘、整理,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为了得到纪念馆建设发展的学术文化指导,杨光玉经常到市区拜访历史文化老人、到高校请教《镜花缘》研究学者,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征求这些文化专家学者对纪念馆建设的意见建议,制定并完善纪念馆发展规划和方向。

为了丰富纪念馆的藏品、展品,杨光玉经常进行走访调查,深入民间进行馆藏品的征集,凡是得到有关李汝珍、有关《镜花缘》、有关板浦历史文化物品资料的信息,他都要去落实,以便于丰富纪念馆的馆藏。

为了促进纪念馆的建设与发展以及文化普及和文化传承,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收获了不错的成果。如今,李汝珍纪念馆作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免费开放。几乎所有的讲解工作都由杨光玉自己进行。到纪念馆来参观的人士,在杨光玉馆长的安排下都是饶有兴致地参观考察、实地感受海属文化的特点,由此激发关注、研究、推介《镜花缘》文化的积极性和认同感。(陈婕 徐习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