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二百多年前的围棋公弈

【连网】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在古代围棋被称为“弈”,可以说是棋之鼻祖,它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古代文人喜欢“琴棋书画”,文化名家李汝珍酷爱围棋,且“精通弈理”。

围棋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棋戏,它起源于中国,相传尧帝时代就有围棋,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然唐代诗人皮日休不这样认为,在他所作的《原弈》中指出:“弈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纵横者流之作矣。岂曰尧哉!”明朝陈仁锡在《潜确类书》中又提出“乌曹作博、围棋”。据传,乌曹是尧的臣子,有的又说他是夏桀的臣子。后来,董斯张(即《西游补》作者董说的父亲)的《广博物志》、张英的《渊鉴类函》等也采录了这种说法。明朝林应龙《适情录》则认为,围棋是“容成公”发明的。据《列仙传》记载:“容成公者自称黄帝师,见于周穆王,能善辅导之事。”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围棋起源于某个“传说”,我们认为,围棋应起源于早期人类劳动的间隙中,是对人类活动的探索和模仿。围棋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被人们形象比喻为黑白世界。由于围棋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具有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思想意识等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明清时代的海州,围棋在文化人圈子里颇为流行。二百多年前,李汝珍等十名文化高人在板浦曾举行过一次围棋公开赛,李汝珍通过编撰《受子谱》一书,记载了那次“围棋盛宴”,也为海州文化发展史留下了颇为珍贵的一份研究资料,从这份《受子谱》我们也认识了一个“精通弈理”的李汝珍。

“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雅士的爱好。琴就是古琴,棋乃是围棋,书则是书法,画当然是中国画。从古至今,“琴棋书画”的爱好,与文人的素养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代文豪的李汝珍,其博学多才为世人公认,他不仅是音学大咖,还爱好围棋,且棋艺高超。作为一个博弈高手不是浪得虚名的,一方面在学界有诸多人提及他“精于弈理”“博物君子”;二是他的“成名作”小说名著《镜花缘》中也多有博弈场景的描写,其实就是他自己围棋知识的“卖弄”;更为重要的是,有李汝珍自己编撰的《受子谱》一书予以证实。要知道李汝珍是如何爱博弈、精弈理,棋艺说有多高,则需要从两百多年前板浦举行的一场围棋公开对决赛说起。

(一)

李明友先生在《李汝珍师友年谱》(凤凰出版社,2011)里记载: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闰二月十二日李汝珍在板浦举行公弈,参与对弈的有颜希源、沈谦、李汝璜、吴焯等十人。李洪甫先生在《稗海流韵》(学苑出版社,2009)中有一千多字短文介绍李汝珍棋谱著述的发现,谈及二百多年前海州的一场围棋公开赛。李汝珍的《受子谱》里追记:“乾隆乙卯岁,同人偶于朐阳对局”,“十人每逢对弈,恰分五局,悉属劲敌,因无参差,爰有公弈之举焉”。可见二百多年前在板浦举行过一场围棋公开赛,并且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场围棋公开赛的举行,应该在当时的海州弈坛产生一定影响,或许就是弈坛的一件大事。李洪甫先生在文章中绘声绘色地描述道:“此次,终于能得读久觅不获的《受子谱》,只感到纸上杀气扑面而来,纵观弈阵驰骋,犹如听到这位文坛巨子正撸袖敲棋,冷玉铿锵,声动耳膜———乾隆六十年,李汝珍和他的棋友们在海州举行了一次引人注目的围棋公赛,十人‘对弈’,分为五个‘对局’,正是棋逢对手,悉数阵上‘劲敌’。各路棋手中,扬州人肖兰浦和湖北人黄典林都是当时名响天下的高手;李汝珍也被评批《镜花缘》的江都人许祥龄称为中国棋坛上的‘几希’之才;颜鉴塘、程时斋的棋艺皆承受家学渊源和先人余泽,常年研读棋经,考较弈谱。比赛正值风和日丽的春天,赛场设在‘青琅轩馆’。这个名字起得颇为雅致,也很像对弈专用的棋馆。棋场上‘轩窗尽拓’,清新怡人,用楸树木做的棋盘,用云南石做的棋子,一切相当讲究。是日,暖日当空,酣战正浓。”(李洪甫《稗海流韵》,学苑出版社,2009)

李洪甫先生的这一段描写,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似乎参与到那场“惊心动魄”的酣战之中,或为棋手出一良招而欢欣鼓舞,或为走一招“臭棋”而捶胸顿足。

(二)

乾隆六十年,板浦举行的那场围棋公开赛尽管已经过去二百二十五年了,通过搜罗查阅各种史料,我们还能还原出当时的博弈盛况。

根据学界诸多学人的认定,李汝珍等人在板浦的那场围棋公开赛的时间没有争议。李明友先生在《李汝珍师友年谱》第174页录下了公开赛参赛者之一沈谦的《公弈题词》,诗的首句就点出了赛事的具体时间:“旃蒙单阏春余闰,花朝再遇花无信。”据《尔雅释天》,太岁在乙曰旃蒙,在卯曰单阏。依乾隆间纪年干支,旃蒙单阏为乙卯年,亦即乾隆六十年。“春余闰”指的是闰二月。“花朝”指“花朝节”,“花朝节”是我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之一,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明田汝成撰《熙朝乐事》一书中有明确的记载:“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即农历二月十五日花朝,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其实,早在宋代,花朝节的日期就被提前到二月十二,据《广群芳谱》载:“东京(今开封)二月十二曰花朝,为扑蝶会。”顾禄《清嘉录》(卷二)中二月“百花生日”条云:“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据此,板浦举行“公奕”的时间应为乾隆六十年(1795)闰二月十二日。

关于公开赛的举办地点,业界有些争议,李汝珍的《受子谱跋》说是“同人偶于朐阳对局”,有的文章根据“朐阳”便认定这次公奕是在海州,李明友先生在《李汝珍生平若干事迹考辨》(载《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三期)指出:朐阳是清代海州的代称,但这里是大概念,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限于海州城内,清代板浦隶属于海州,前边我们已经介绍过,板浦一直就是海州的经济文化中心,诸多“政府机构”就设在板浦,发生在板浦的事用“朐阳”来指代是很正常的,这在清代文人的诗词文章中屡见不鲜。从参加公奕的十个人来看,根据已掌握的资料,起码有七个人当时生活在板浦,他们“偶尔”于闲暇时间下下围棋,没有必要跑到几十里外的海州城去。因此,公奕的地点是在海州板浦。再根据沈谦的《公弈题词》诗第二句:“不浮绿蝗醉红裙,青琅轩馆开棋阵。”说的是板浦“青琅轩馆”。

关于参加这次公奕的人员,李汝珍的《受子谱跋》和沈谦的《公弈题词》均称参加公奕的是十个人,各种资料记载都比较一致是十个人,按照当时热门的以棋艺高低排序,分别是:萧兰浦、黄典林、李松石、颜鉴塘、李佛云、吴云门、程时斋、李宗玉、沈橘夫、吴云石。

(三)

参加公开赛的十个选手,都是当时的文化名流,同时也是弈坛高手。李明友先生的《李汝珍师友年谱》对十位参赛选手基本情况都有简要介绍。

萧兰浦,沈谦题词中称之为“广陵萧子”,可见他为扬州人。黄典林,沈谦题词中称之为“黄公江夏”,应该为湖北人。这两人生平不详,但是李汝珍在《受子谱跋》中称他二人“皆为当代名手,于东海尤推第一”。

紧随之后排名的是李松石即李汝珍和颜鉴塘。颜鉴塘,即颜希源,字问渠,号鉴塘,广东连平州人,贡生。参赛选手还有李汝珍长兄李汝璜(字佛云),其弟李汝琮,字宗玉,兄弟三人当时都住在板浦。沈谦,字吉甫,一字桔夫,又作橘夫,号梦香,浙江吴兴(今为湖州市吴兴区)南浔镇人,监生。程时斋,即程枚,字瀛仙,号时斋,又号苍梧寄客,海州板浦人,监生,长于词曲。吴云石,即吴焯,字俊三,一字云石,海州板浦人,精画理。吴云门,生平不详,沈谦《公弈题词》中有“吴氏招摇双道子(吴云石、吴云门),李家驰骋两青莲(李佛云、李松石)”句,大约吴云门为吴云石之弟。

当然,参加公开赛的十名选手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在比赛中主要是通过“授”“受”棋子来实现对局者之间的“平衡”,因为“十人每逢对弈,恰分五局,悉属劲敌,因无参差,爰有公弈之举焉”。李汝珍《受子谱跋》明确记载了对局各人的受子情况:“松石与颜子鉴塘,家兄佛云、吴子云门,受五子;程子时斋、舍弟宗玉次之;沈桔夫、吴子云石,皆受十三子,又次之也。”所以,李汝珍以采集本次公开赛为主、广泛征集名家棋谱编撰而成的围棋棋谱书名即为《受子谱》。(陈婕 徐习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