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2019年连云港市文化事业取得“亮眼成绩”

【连网】(记者 张晨晨 通讯员 王思淇 许钦源)2019年,我市紧紧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大突破年度主题,紧贴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推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表现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精品艺术创作与输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方面。

去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面建成169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按时实现省定城乡全覆盖的目标;推进县(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评比表彰20家优秀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命名4个特色文化之乡、10个特色文化广场,基本实现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此外,还完成市少儿图书馆和市文化馆提升改造,建成市级应急广播平台,协调推进了市图书馆新馆建设、连云港数字文化馆“云平台”建设等。承办全省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工作交流会,完成市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和“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等2项国家级试点任务。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数字文化馆“云平台”,预约活动和接受各项服务的群众达8万余人次,平台访问量累计突破80万次,应用指标位居全省首位。

突出艺术精品创作生产,也是我市推进文化事业繁荣的必由之路。据悉,去年以来,我市牢牢把握“四个讴歌”时代要求,创编大型淮海戏《永远记住你》、旅游演艺与民族器乐剧《梦西游》、吕剧《英雄之铭》、京剧《德耀中华》、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和舞蹈《崴萨啰》等一批艺术作品,《就恋这把土》《英雄之铭》《情韵海州》《孤岛夫妻哨》等4部作品获第四届省文华奖。“丝路和鸣”音乐会项目是国家重点文化出口项目,民乐《忆江南》、书法《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获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而为了推广和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促进文化惠民,我市积极举办“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主题性群众文艺活动、“我和我的祖国”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等各类展演展映近20000场次;组织《孤岛夫妻哨》《廉锦枫》等优秀剧目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开展巡演,完成送戏下乡1200余场次,深受广大市民欢迎和喜爱。“丝路和鸣”民乐专场音乐会还赴14个城市巡演,获得了当地市民群众的热烈好评。

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启动以来,我市深入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除了建立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60家非遗展厅(传承基地)之外,去年以来,我市组织11处国(省)保单位的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全市文物安全实验区平台和孔望山摩崖造像、将军崖岩画、东连岛东海琅琊郡界域刻石等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安防”工程建设以及所有文保单位两线划定、图纸测绘。实施云台山抗日石刻群、延福观等6处文保单位修缮工程,升级改造市博物馆“千古之谜”凌惠平展厅。

为了助力“申名”工作,我市还积极完成11项申名研究课题,建设徐新路、秀逸苏杭路段申名主题墙绘。在推进海丝申遗上,我市还倡议发起成立环黄渤海区域(五市)联合开展海丝申遗研究机制,完成申报文本《海上丝绸之路连云港史迹》编制,孔望山摩崖石刻群入选海丝申遗预备名单。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花果山传说”“东海水晶雕刻”等本土特色文化遗存,还被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新增市级非遗项目23个,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3名,1人获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淮海戏代表性传承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