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资讯 资讯> 文旅动态

48件战国时期文物 “安家”连云港市博物馆

【连网】(记者 武娜 通讯员 马炜杰 王婧)昨天上午,连云港海关向市博物馆移交依法没收的走私文物仪式举行。连云港海关本次移交的文物属于国家明令禁止出境的文物,年代自战国到两汉时期,经清点后共交接48件,包括铜斧、铜戈、铜矛、铜短剑、铜带钩、铜镜、铜铃等,其中有4件文物属于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国家级珍贵文物。

1

“火眼金睛”拦下青铜文物

2001年的一天,海关工作人员在检查某公司申报出口至美国的一个集装箱时,因其申报名称是“斑铜工艺品”,所以工作人员在检查时非常仔细,当打开集装箱后,看见一匹匹“工艺品马”的边上,有着几件类似于青铜器的物件。

“一般此类物件都是包装比较精美,但这几件锈迹斑斑。”海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物品比其他的物件小很多,除了锈迹斑斑外,这些物件有些破损,与曾经见过的文物相似,这些特征一下子引起了有经验的检查人员注意。

随着检查的逐步深入,海关工作人员从148件物品里挑出了48件与其他不同的“工艺品”。这其中有铜斧、铜戈、铜矛、铜短剑、铜带钩、铜镜、铜铃、车马饰等。因其特殊性,海关邀请到省、市文物局专家对其进行鉴定。经过鉴定,该文物系自墓地盗掘,年代为战国至两汉时期,属于滇国的文化遗物。其中属国家三级文物4件,一般文物44件。

该批文物艺术价值极高

昨天,笔者在移交现场看到,48件物品摆放整齐,还有的物品已被装在密封袋中。从一件类似于铜斧的物件上,笔者看见一条条清晰的纹路呈螺旋状分布在斧头的前端,而中间部位则是一个规则的长方形孔,可见当时的斑铜工艺已炉火纯青。一些封袋的车马饰更是精致,上绘类似“祥云”等图案更是惟妙惟肖。

“这批文物因其数量大,年代久远,所以后期的修复过程比较复杂,耗时也比较久。我们首先要经过鉴定,对有价值的文物进行除锈等处理。”市博物馆杜平说,首先采用蒸馏水清洗青铜器。把蒸馏水放在容器内,将锈蚀的铜块放在水里浸泡,蒸馏水渗透到青铜器表面的沙土里,使沙土疏松。再用蒸馏水冲洗,边洗边用刷子刷。经过刷洗的铜块纹饰显露清楚,但还有许多铜锈及表面坚硬的矿化物,用蒸馏水无法解决,这就需要采用机械及化学方法除锈。

通过前两道修复前的准备工作后,就进入了青铜修复阶段。焊接和粘接是青铜器修复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修复破碎铜器复原铜器器型的最理想方法。

由于这些青铜器有部分缺失,在修复时就需要补配,补配方法要根据铜器种类、形状、残缺情况而定。最后对保护修复后的青铜器还要采用BTA缓蚀,B—72丙酮溶液封护,整个保护修复过程才算完成。

对研究滇国文化有重大意义

“滇国,是中国西南边疆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为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云南在公元前七世纪就已存在一种独具风格的青铜文化。当时的古滇国民族很少受中原传统礼教的束缚,无论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都显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创造性。以器物和种类而言,无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乐器还是装饰品,样样都用青铜制作。”市博物馆贾庆华介绍,尤其是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多为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图像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情节,栩栩如生。

古滇国青铜器经常出现的就有四十余种,大到虎豹、小至蜜蜂甲虫,刻画得十分精致逼真。古滇青铜器与我国其他边疆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不仅有兵器戈、矛、叉、剑等显然受中原商周青铜文明影响的青铜兵器,更多的是以反映滇王国社会生活为主题内容的贮贝器和铜扣饰,明显具有滇王国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

“斑铜是云南著名的工艺品。它们工艺独特,在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批文物的移交,对我们研究当时人类生活轨迹、历史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市博物馆馆长刘政说,“铜斧、铜戈、铜矛、铜短剑,是在过去战争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而车马器主要是在举办一些重要仪式时使用的器物,这些文物具有一些重要的地域特征。”

文物移交工作对保护文物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这批依法移交的文物将由我市博物馆进行永久收藏与保管。移交之后,市博物馆将组织国家或省级文物鉴定机构对这批文物进行鉴定,造具文物登记清单并评定级别,还要进行修复、保护和研究,以充分发掘文物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待文物状态稳定之后,这批青铜器将会在不久的将来与港城市民见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