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高级中学新疆班假期活动书写民族团结育人新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双节同辉的特殊时刻,连云港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连云港高级中学和连云区宿城街道关工委以弘扬“石榴籽精神”为主题,共同举办了“国庆中秋喜相逢新疆港城一家亲牵手山海庆佳节”的联谊活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东、连云港高级中学校长、校关工委主任张金如、校关工委副主任刘道发、连云区宿城街道办事处主任邵泽通和新疆学生一起参加活动。活动以深入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主线,以“双节共庆”为契机,为新疆班学子打造“山海研学、中秋家宴、宿城共建”系列特色活动。这场跨越千里的关爱行动,不仅让远离家乡的民族学子在第二故乡感受到“家”的温暖,更以实践为笔,在青春成长路上镌刻下“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深刻印记,为新时代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力量。彰显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在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引领与成长关怀中的使命担当。

山海研学


在自然课堂中锚定乡土认同 厚植家国情怀


10月4日的连云港,秋阳温柔洒落山海间,惠风轻拂海面,蔚蓝天空与澄澈海水在远方交融,勾勒出壮阔灵动的海滨画卷。清晨,连云港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的新疆学子们在老师陪伴下登上大巴,向着连岛海滨浴场出发,开启探索与感悟之旅。

车窗外风景流转,从校园到海滨公路,学子们眼中满是期待。抵达连岛,金色沙滩如柔软绸带沿海岸线铺开。大家赤脚踏上沙滩,细腻沙粒带着阳光温度驱散疲惫,海浪漫过脚踝,咸湿海风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学子们奔跑追逐浪花,笑声与海浪声交织,洒满海滩。有的弯腰搜寻五彩贝壳,珍藏大海馈赠;有的迎风站立,任海风拂过发丝,感受大海辽阔。高一(3)班唐努尔手捧贝壳漫步,摩挲精致纹路感慨:“连云港的海与家乡戈壁是不同生命韵律。家乡戈壁雄浑苍茫,显天地辽阔与生命坚韧;这里大海包容深邃,海浪起伏诉说岁月故事。它们模样不同,却同样让我感受祖国山河神奇美丽,对‘幅员辽阔’有了真切体会。”


与此同时,高二年级学子开启了渔湾风景区探秘。刚入景区,大家便被美景吸引拍照留念。地理学科徐老师化身“自然导师”,指着路边翠绿植物讲解:“观察它的生长状态,就能判断生态环境优劣。”同学们凑近观察,对自然奥秘充满敬畏。登山时,面对陡峭路段,大家互相扶持。高一(8)班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帮同学登上陡坡后笑道:“登山虽累,但和同学们互相扶持前进很开心。这种一起努力的感觉,就像各民族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特别温暖。”


这场研学活动中,新疆学子在自然探索中学到地理、生物知识,更在与山海对话中建立对第二故乡连云港的空间认知与情感联结。对比家乡戈壁与港城山海,他们深刻感受祖国疆域多元辽阔,进一步深化了对祖国的热爱与认同。


中秋家宴


在佳节团聚中触摸文化根脉 感受异乡温情


10月6日晚,连云港高级中学的食堂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与室外的微凉秋意形成了鲜明对比。五彩的气球悬挂在天花板上,象征团圆的红灯笼点缀其间,餐桌上整齐地摆放着香甜的月饼、新鲜的水果以及一道道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喜庆氛围。

家宴伊始,民族部苗露兮主任走上台前,发表了热情而真挚的讲话。“同学们,中秋是象征团圆的节日。虽然你们远离家乡,不能与家人团聚,但你们来到了连云港高级中学,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就是你们的亲人。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就是希望大家能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快乐过节。”苗主任的话语如同暖流,缓缓淌进每一位学子的心田,不少同学红了眼眶,满是感动。


随后,张苗苗副校长也为学子们送上了节日祝福。她深情地说:“我知道,你们离开家乡,远赴连云港求学非常不易,既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也要努力攻克学习上的难关。但请你们放心,学校始终把你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会尽最大努力为你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希望大家能以校为家,在这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同时,也希望你们能主动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努力成为民族团结的使者,将来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家宴正式开始后,学子们纷纷举起手中的饮料杯,向辛勤付出的老师们鞠躬致意,表达心中最诚挚的感谢。“谢谢老师,祝您中秋快乐!”“老师您辛苦了!”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饱含着学子们对老师的感恩之情。紧接着,学子们还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他们的歌舞表演赢得阵阵掌声。


餐桌上,筷子夹起的不仅是香甜的月饼,更是“中秋团圆”的文化共识;餐盘里盛放的不仅是美味的菜肴,更是“家的味道”的情感共鸣。这场中秋家宴,学校让学子们在异乡也能触摸到文化的根脉,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师生共庆、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心理认同,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宿城共建


在石榴籽行动中践行团结担当 传承红色基因


10月7日,阳光明媚,微风和煦。“连云港高级中学桃源书房实践基地”揭幕仪式在宿城街道桃源书房前举行。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东、连云港高级中学校长张金如与宿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邵泽通共同参加揭牌仪式,红色绸布落下,标志着桃源书房成为校地文化共建与民族团结育人的新平台。双方均表示,希望新疆学子借此深入了解连云港地方文化,增进与当地群众的交流友谊,促进各民族团结融合。

揭幕仪式后,新疆学子献上歌舞表演,优美舞姿与动听歌声赢得大家阵阵掌声。随后,师生在茶农带领下前往云台山生态茶园。茶园翠绿整齐,茶农讲解了云雾茶的历史、生长环境和采摘要领与制作技艺:“采摘需选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嫩芽,品质才最优。”学子们听后,兴致勃勃地走向茶垄,体验采茶的欢乐,茶园笑语不断。


下午,师生们怀着崇敬来到万寿山抗日石刻群。石刻依山矗立,文字历经岁月仍清晰,诉说着抗日历史。“抗日石刻”义务讲解员、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高级中学关工委副主任刘道发,运用历史图片再现了连云港保卫战、乌龙沟战斗中我抗日将士殊死拼杀的场面和“血战连云”的报国之志。为学子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不分民族”和“强国有我”思政课。学子们凝视斑驳石刻,仿佛穿越到烽火岁月,内心深受震撼与洗礼。离开石刻群,师生前往风景如画的枫树湾。此时枫叶未红,翠绿枝叶间点缀浅黄新叶,透着秋日清爽生机。大家或与枫树合影,或捡拾枫叶珍藏,欢声笑语在山谷回荡。


高二学生艾如娜感悟道:“今天学会了采茶,感受劳动快乐,更在抗日石刻群接受红色教育。‘石榴籽精神’就像茶叶在交融中释放清香,各民族同胞要像这样紧紧团结,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场活动以实践育人,让学子在劳动与红色教育中深化了民族团结的理解。


随着枫树湾的欢声笑语渐渐远去,连云港高级中学新疆班十一假期系列活动也圆满落下了帷幕。在这短短几天的假期里,新疆学子们通过山海研学、中秋家宴、宿城共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更在心中播下了爱国与团结的种子,实现了显著的成长与蜕变。

学子们的成长日志里,写满了真挚的感悟与深深的感动。高一(12)班的伊帕尔阿依在日志中写道:“这个假期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在连岛海滨浴场,我第一次见到了大海,感受到了它的辽阔与壮美;在渔湾风景区,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地理和生物知识,对连云港有了更深的了解。中秋家宴上,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让我不再孤单,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宿城共建活动中,我学会了采茶,了解了连云港的茶文化,还在万寿山抗日石刻群中接受了红色教育。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懂得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也让我立志要成为家乡与港城之间的连接纽带,为促进两地的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二(6)班的赛菲亚也在日志中写道:“谢谢学校为我们精心策划了这么多有意义的活动,让我的假期既充实又快乐。在这些活动中,我不仅放松了心情,增长了见识,更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将来回报学校和社会的关怀,为民族团结和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连云港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的统筹引领与细致关怀下,连云港高级中学以假期活动为纽带,巧妙地串联起地理认知、文化认同与民族情感,为200多名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新疆学子,开辟了山海研学、中秋家宴、宿城共建课堂,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更在心中播下了爱国与团结的种子。


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东表示,关心新疆少数民族学子成长,是践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使命的重要举措。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将会同学校继续开展“边疆孩子看祖国”“红色课堂进新疆班”等活动,学校将继续聚焦民族团结教育,创新形式与内容。通过实地走访、线上宣讲、结对帮扶等形式,让新疆学子在感受祖国发展成就中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自觉将个人梦想融入祖国复兴伟业,成长为爱祖国、爱民族、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关工委力量。(通讯员 苗露兮)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梁红燕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