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几代人的车轮子

[南通]胡豆周

周六,睡到自然醒,笃悠悠地起床、用餐,坐进女儿的汽车时刚好十点。两个小时后,我们一家人已经置身150公里外拈花小镇的无边秋色里了。

住民宿、赏美景、品美食、看演出,旅游休闲、放松心情是此行的主题。

这样的远足度周末,于我家而言已属惯常。但这也是近几年才有的“奢侈”。手头宽裕了,有闲钱了,才有了这份闲心。是四个轮子的汽车,把远景拉近了,拓展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躺在景区民宿柔软的席梦思上,我想起了我的祖辈、父辈,他们做梦也不会梦到今天这样“车轮上的生活”。

爷爷倒真拥有过他的车轮子——独轮车。在如今的博物馆和老电影里还能见到。中间一个大木轮子,上面有一个对称的货物架,两边各伸出一个把手,推行起来吱吱扭扭地叫唤。祖父用它运盐。从几十公里外的海边驮上两百斤盐,吱吱扭扭地走上一整天,衣裳湿了干、干了湿,也换不来一家人的口粮钱。

父亲年轻时在上海工作,很眼热驾驶员这个职业,改行开起了消防车,后来也开过老款的上海牌轿车。不知道父亲有没有做过汽车梦,如果真有“有朝一日拥有属于自己的轿车”这样的念头闪过,一定会吓自己一大跳。英年早逝的父亲,最终没能摸到自家汽车的方向盘。

属于父辈的车轮子应该是自行车。但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自行车不好买,要凭票。即便有了票,一二百元的价格也让人咋舌。比较现实的办法是,花几十元钱买辆旧车。姑父就买了一辆28英寸永久牌二手自行车。它很吃重,用来运输芦苇。两捆高高的芦苇,竖在后架两侧,稍不注意就会翘头,风一吹就会侧翻。年轻瘦削的姑父要驾驭这样的“货车”每天骑行几十上百公里。

其实,就汽车梦而言,我的前半辈子跟祖辈们相比是半斤与八两。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机动车几乎没有见过。记得有一年,邻居家来了一个亲戚,骑着一辆汽油助力车,好像是自己组装的,一开动就噗噗地脆响,冒出的是燃烧不充分的黑烟,很呛人。而我们一帮孩子十分好奇,影子般地跟东跟西跟了一整天,被黑烟熏得一鼻孔的黑灰。

汽车真正进入我的家庭,是2009年。这是我家的第一辆汽车,也是我这个家族的第一辆,更是我家祖祖辈辈以来的第一辆。跟祖辈和父辈比起来,他们的车轮子是运输工具,是生产资料。而如今,汽车就是代步工具,一大部分功用就是满足休闲娱乐所需。

外孙四岁了,好摆弄各种玩具车。展望他们未来使用的汽车,会不会是有翅膀的,拥堵时会变身为飞行侠?会不会不用双手紧握方向盘,也不需要脚踩油门、刹车,凭意念就可以一路向前?这个说不准,但科技含量一定会越来越高,操控越来越便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