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茶食

陈武

前次拉拉杂杂说了些关于鲁迅先生爱吃零食的小嗜好,突然有点替鲁迅叫屈,先生要是生活在这个时代,关于零食、糕点的选择,要比那时候丰富得多啊。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时代不同了嘛。那个时候的零食,比起现在来说,花色品种实在是单调得不止一点点。周作人、梁实秋等人的文章里都写过的零食也不过就那几种。周作人还在《南北的点心》里抱怨过北京的零食糕点:“我初到北京的时候,随便到饽饽铺店买点东西吃,觉得不大满意,曾经埋怨过这个古都市,积聚了千年以上的文化历史,怎么没有做出好些吃的点心来。老实说,北京的八大件、小八件,尽管名称不同,吃起来不免单调,正和五斋芳的前例一样,安春市场内的稻香春所做的南式茶食,并不齐备,但比起来也显得花样要多些了。过去时代,皇帝向在京里,他的享受当然是很豪华的,却也并不曾创造出什么来。”

周作人所说的皇帝的吃食,溥仪在《清宫饮食回顾》里有写过:“隆裕太后每餐的菜肴有百样左右,要用六张膳桌陈放,这是她从慈禧那里继承下来的排场,我的比她少,按例也有三十种上下。”于是这位清末皇帝把他保存的“宣统四年二月”的某天“早膳”(即午饭)介绍了出来,我看一下,大多是禽肉类的:“口蘑肥鸡”“三鲜鸭子”“五绺鸡丝”“炖肉”“炖肚肺”“肉片炖白菜”“黄焖羊肉”“羊肉炖菠菜豆腐”“樱桃肉山药”“驴肉炖白菜”“羊肉片川小萝卜”“肉片焖玉兰片”“羊肉丝焖跑跶丝”“黄韭菜炒肉”“鸭条溜海参”“鸭丁溜葛仙米”“熏肘花小肚”“卤煮豆腐”“烹白肉”“祭神肉片汤”等,另外还有几道素菜,也是“熏干丝”“五香干”“卤煮豆腐”等,都是好菜,但也确实蠢了点,全是肉,唯一的海鲜也是溜鸭条的,而且很多肉都重复了,豆制品也重了好几道。宫里都是这种厨子,料想街市上的点心、零食也好不到哪里去。

周作人在《南北的点心》里,不由得怀念他小时候在南方吃的那些茶食了:“例如糖类的酥糖、麻片糖、寸金糖,片类的云片糕、椒桃片、松仁片,软糕类的松子糕、枣子糕、蜜仁糕、橘红糕等。此外,有缠类,如松仁缠、栳桃缠,乃是在干果上包糖,算是上品茶食。”在《北京的茶食》里,周作人还是免不了再次抱怨了几句:“北京建都已有五百余年之久,论理于衣食住方面应有多少精微的造就,但实际似乎并不如此,即以茶食而论,就不曾知道什么特殊的有滋味的东西。”

周作人没有鲁迅能变通,连小花生都吃得有滋有味。但他说的也是事实。

梁实秋在《北京的零食小贩》里,对北京的零食也没有说出多少好来,无非是“豆汁”“灌肠”“豆腐脑”“炸豆腐”“烧饼”“油鬼”“糖三角”“豆沙包”“豆腐丝”等粗线条的,在说到烧油鬼饼时,他说:“北平的烧饼主要有四种,芝麻酱烧饼、螺丝转、马蹄、驴蹄,各有千秋……北平油鬼,不叫油条,因为根本不作长条状,主要的只有两种,4个圆饱连在一起的是甜油鬼,小圆圈的油鬼是咸的,炸得特焦,夹在烧饼里一按咔嚓一声。”

从梁实秋的文字描写看,虽然写得津津有味,也并非美食。我来北京现场吃过,实在是没有好印象。这篇文章中,梁实秋还写了北京的豆腐丝,形容为“粗糙如豆腐渣,但有人拌葱卷饼而食之”。

再看汪曾祺笔下的扬州“豆腐丝”,他在《干丝》一文里说:“一般上茶馆的大都要一个干丝。一边喝茶,吃干丝,既消磨时间,也调动胃口。”扬州的干丝是怎么做的呢?汪曾祺写道:“一种特制的豆腐干,较大而方,用薄刃快刀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这便是干丝。讲究一块豆腐干要片十六片,切丝细如马尾,一根不断。最初似只有烫干丝。干丝在开水锅中烫后,滗去水,在碗里堆成宝塔状,浇以麻油、好酱油、醋,即可下箸。过去盛干丝的碗是特制的,白地青花,碗足稍高,碗腹较深,敞口,这样拌起干丝来好拌……我父亲常带了一包五香花生米,搓去外皮,携青蒜一把,嘱堂倌切寸段,稍烫一烫,与干丝同拌,别有滋味……干丝喷香,茶泡两开正好,吃一箸干丝,喝半杯茶,很美!”这和梁实秋描写的豆腐丝简直是天壤之别了。这是汪曾祺父亲吃干丝的年代。现在的干丝又有改进了,叫大煮干丝。汪曾祺继续写道:“煮干丝不知起于何时,用小虾米吊汤,投干丝入锅,下火腿丝、鸡丝煮至入味,即可上桌。不嫌夺味,亦可加冬菇丝。有冬笋的季节,可加冬笋丝。”现在,平民小吃“南京大排档”也在北京开了数家连锁店,有芸豆煮干丝售卖,和在北京出名的“燕郊豆腐丝”相比,高下立判。像煮干丝这种点心零食,毕竟是讲究配料、工艺和火候的,这样比较也不是说北京人不会吃,只能说北方的零食小点太粗糙了一些。这从售卖的麻花上也能看出来,一根大麻花之大,够几个人当饭吃的。有人说了,不是还有小麻花吗?却是一个味———不愿意在吃食上用心思,不知为什么。

时代真是变化万端,世界越来越趋同化,在我居住的小区附近,有好几家点心店,有一家是专卖西式点心的,摆在橱窗里的样品,包装好看,点心名称也好听,什么蓝莓酥、卡雷多、巧克力阿拉棒,还有什么椰子甜霜、草莓甜霜、柠檬甜霜等各种甜霜类小点,感觉像是润肤露,实际上就是一种糕点。我也会买来吃。还有一家卖各类炒干果的,松子、杏仁、核桃等也是应有尽有。各地小吃、糕点更是互相融合。风味小吃虽然各有特色,其别具一格处同样被互相吸收。同时,网购的发达已经到了不出屋便可以尝遍天下美食的地步了,想吃什么好吃的点心、零食,只需下个单,一两天便来到你的案头,多买几个品种,还可以挑挑选选。我也经常利用网络来买各种零食小点,从呼伦贝尔的纯手工制作的奶酪、牛肉干、羊排骨,到广州的口立湿、盲公饼、皮蛋酥等,我都买过。昆明的鲜花饼和石林乳饼也快递过两回。苏州的梅花糕、饭粢糕,朋友们也给我寄过。我也会在出差的时候,买点当地的特产,带回来分给同事们品尝,记得有一回去山东周村,带回几包当地街头现场制作的姜糖,还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