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有一种养生叫书法

□ 侯天柱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深为国人所喜爱,因其对维护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裨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书以养性,书以养神”,书法艺术自古就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为养生之法。我国110岁高寿的著名书法家苏局仙,更深谙此道。1985年,他以104岁高龄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生前还有“上海第一老人”之称。

苏局仙自幼酷爱书法艺术,90年间从未间断过,坚持每天临池习字二百,既使手、腕、臂不僵化,又起到静心养气的作用。他胸襟开阔,待人热情诚恳。他说:“生活中待人要宽厚,处事要顾全大局。”晚年时,不少人向他求索墨宝,他从不吝惜。苏局仙每日从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渐成书法养生四大境界。

养形。苏局仙每天早晨6时起床,喝一小碗淡盐汤,细品一碗淡粥,然后便摆出指实掌虚、身直腕平、悬腕悬肘的姿势,前落后顾、左撇右捺、上折下弯,均要求十分严格。全身之力运于笔端,全神贯注,笔力稳健,气势连贯,如同打太极拳一样,这既使手、腕、臂不僵化,又起到静心养气的作用,调整身体各项机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练习书法可使人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血压降低,脑血管扩张。苏局仙在105岁时,有一条腿受伤,但他仍坚持每天在室内绕大书案挥毫两千步,依然点画扎实,一丝不苟。

养神。所谓的养神就是使自己的身体与心理处于平静状态,来恢复精神和体力。“形为神之宅”,要求思想集中,把精神调节到最佳状态,就会觉得心旷神怡。练字时全神贯注,人的思想恬淡、少欲,心神不被外界事物所扰。抗战时期,日伪软硬兼施诱迫苏局仙当汉奸乡长。苏局仙坚决不肯就范,在书斋里念经拜佛装傻,每日书写“水、石”二字,约束自己像水一样清白、像石一样坚强,甘于清贫,守得住寂寞。《黄帝内经》中提倡人体阴阳平衡。练习书法可以让人的心神安静下来,保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能够延缓细胞分裂,推迟衰老。可以说,练习书法是防治身心疾病的非药物疗法。

养气。俗话说: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学书。一位中医名家曾说:书法是练气的一个好办法,练习书法时需要的静心、潜心都与练气浑然一体。练习书法不但是一种艺术追求,还是没有招式的“气功锻炼法”。苏局仙自创了配合书法气息的“吐纳术”,天气好时,他置笔墨纸砚于空气清新之庭院,深吸慢呼,调整气息,呼气时“长啸”有声,伴以动眼、手、腕、臂,舒筋活血,将神、气贯注于书法运动的全过程。

养性。书法讲究“意境”和“神韵”。为了掌握这些,苏局仙经常会漫步山野,仰观行云,以追求书法的“意境”和“神韵”。“练习书法要求全身心地投入,一心一意,排除杂念,平稳呼吸,意守丹田,自身的感受,通过柔软的毛笔将刚劲有力的字写在纸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气功。老年人记忆力衰退是件令人困扰的事情,而书法则可以帮助老年人解决这个问题。

书法与健康的关系,自古以来就不乏研究者,最近曾有人做过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职业和运动项目中,书法家的长寿比例高居榜首。书法者多高寿,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人曾将明清两代帝王、高僧、名书画家作了比较:书画家平均年龄80岁,高僧66岁,帝王40岁。中国历史上80岁以上的帝王仅有四人(梁武帝86岁,武则天82岁,宋高宗81岁,清高宗89岁),而偏偏这四位又都是书法爱好者。这表明书法与健康关系非常密切。练习书法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磨炼人的意志,也是一种“动静合一”的健身法。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妨学学苏局仙先生以书法养生之道,对健康身心必有好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