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你是否收到过冒充银行的诈骗短信?是否曾在社交媒体上晒过车票照片?一不小心,我们的个人信息就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肥肉’。”9月15日,赣榆区委网信办联合黑林镇组织开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安全宣传系列活动,让老百姓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共同提高大家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五大常见威胁与应对策略
威胁一:电信网络诈骗
是什么:冒充公检法、客服退款、兼职刷单、杀猪盘、虚假中奖等。
怎么办:
牢记“三不一多”: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
官方渠道核实:任何索要个人信息、验证码、要求转账的,务必通过官方App、网站或电话进行二次确认。
关键词: “安全账户”、“刷单返利”、“注销贷款”都是诈骗!
威胁二:恶意软件与钓鱼网站
是什么:病毒、木马窃取信息;假冒银行、网站的链接骗你输入账号密码。
怎么办:
软件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 绝不安装来历不明的App。
警惕陌生链接:收到带链接的短信、邮件、消息,不轻易点击。先悬停查看网址真假(例如,真实网址是 www.abc-bank.com,钓鱼网址可能是 www.abc-bankk.com)。
安装杀毒软件:手机和电脑都应安装。
威胁三:弱密码与密码复用
是什么:用“123456”、“password”等简单密码,或在所有网站都用同一个密码。一个网站被“撞库”,所有账户沦陷。
怎么办:
使用强密码:“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组合,长度大于12位。重要账户单独密码: 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核心账户密码必须独一无二。
推荐使用密码管理器:帮你生成并记住复杂密码。
威胁四:公共Wi-Fi风险
是什么:在公共场所连接无需密码的Wi-Fi,黑客可轻易窃取你传输的数据。
怎么办:
避免使用公共Wi-Fi进行敏感操作: 如转账、购物。
使用时启用VPN: 对网络流量进行加密。关闭手机自动连接Wi-Fi功能。
威胁五:个人信息泄露
是什么:在社交媒体“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如车牌、机票、户口本),随意填写网络调查问卷。
怎么办:
谨慎“晒照”:晒机票车票前,务必打码遮盖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和条形码。
限制社交软件隐私设置:不让陌生人随意看到你的动态。
不随意丢弃快递单:涂抹或撕毁个人信息后再扔。
贴近生活 守护百姓“钱袋子”
集市是人声鼎沸、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也是向广大市民,特别是中老年群体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的“黄金阵地”。派发宣传单看似传统,却是最直接、最广泛的宣传方式。
让一张小小的宣传单成为市民的“便携防骗指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安全意识,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
e路护航 健康成长
学生群体好奇心强但防范意识弱,易受网络诈骗、不良信息侵害。通过动画短片、漫画故事等形式,讲解网络安全常识。编写朗朗上口的“安全上网三字经”,方便学生记忆。
帮助学生树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理念,养成安全用网习惯,成为网络空间的积极守护者。
集市宣传重在“接地气”,学校宣传重在“系统性”,两者结合可覆盖多年龄段群体,构建全民网络安全防线。
网络安全始于心,安全网络践于行。多一份警惕,就多一份安全。